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教育部公告」中小学教程大变动,关乎孩子将来,老师转给父母!

   日期:2024-12-17     来源:www.tcdcsw.com    浏览:497    
文章简介:在三科教程由教育部统编以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程实行了三十年的“一纲多本”政策。 2017年秋天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程正式走进课堂。

在三科教程由教育部统编以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程实行了三十年的“一纲多本”政策。

2017年秋天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程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到2019年,“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用的多种形态的教程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程的变化,是所有父母、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具体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带大伙来看一下!

语文课本变天:小学一年级就有《论语》

用新教程的语文有哪些值得父母关注的重大变化呢?


很多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程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明年高考考试需要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一年级语文教程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需要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常常会出现文言文,小学一年级下册已经需要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程里也增加强量课外阅读需要。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目前的语文老师都会需要孩子天天需要阅读30分钟以上。

中高考考试第三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

2018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考试结束后,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考试作文,学霸们却早已开始关注今年升学的最新动向,总结经验,适应变化,调整提高学习方案和办法了。

中高考考试第三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更是学霸之间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考试语文题目刚公开的时候,考生和网友就炸了锅,所有人都喊难。网友们纷纷感慨,“幸亏毕业的早!”

那中考是怎么回事呢?2018年苏州中考语文结束,有媒体做了调查:

考生表示今年语文作文题型新颖,考试前刷题对语文发挥用途并不明显。特别名著阅读,一些父母表示“有点偏向高中的出题方向了”。

最拉分数的学科为何变成了语文?

过去,都说理科容易拉开分数,但,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不少父母发现,语文渐渐成了拉分厉害的科目。

语文拉分   

杭州天长五年级父母说:

孩子进入高年级将来,阅读和不阅读对成绩的影响开始渐渐显现了。目前的孩子几乎都在外面上数学培训机构,不少成绩较好的孩子,校内数学考试根本不相上下。

反而是语文,从低年级甚至婴幼儿园就能坚持有效阅读的孩子并不多。而阅读的优势总是到高年级才渐渐显现,所以,在优等生之间,总是是语文拉分厉害!

往远了看,在新的高考考试规范下:

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考试总分,就高考考试总分的区别度来讲大大减少;

数学在以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减少困难程度,区别度也会较大降低,理科的拉分空间变小;

只有语文的广度、困难程度提高,因此语文在高考考试总分中区别度会最大,最易拉开学生档次。

语文,拉分容易提分难!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考试一点都不过分!将来语文的地位急剧上升。

得语文者得高考考试,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教育部早就对你说,

不要再打无筹备的仗!

其实,对于不少一直关注中高考考试动向的教育者来讲,这种“难”考生们早该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考试改革政策放出时,高考考试“语文难”就已经是定势,可惜还是没引起大多数人的看重。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新高考考试”,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

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

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首要条件。

那样,2018语文高考考试已经难出了新高度,以后语文到底会有多难?

“部编本”语文教程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惊呆了众人:“语文高考考试最后要达成让15%的人做不完”!

下面语文到底如何学?如何考?温儒敏透露:“高考考试命题方法正在进行非常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目前是9000字,以后可能增加到1万字。

2.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目,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温儒敏继续透露:

“高考考试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种类的内容都有。目前阅读的需要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常教的那个水平”。

也就是说,只看教程,不要说高考考试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对不来。不要再怎么说应对考试没时间阅读!孩子不阅读,根本应对不了考试!

对于阅读少、不念书、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教改后考察很多语文的超纲内容、考察全科素质成为标准配置,临时抱佛脚没指望。

中高考考试变化来得太快,父母、老师和孩子惊慌失措,中国这么多名著,孩子的时间又太紧张,到底该看哪一本?


中高考考试语文将来会难在哪儿?

 01 

考卷文字的增加

假如你的孩子不常常阅读,考试时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吃亏!

举例“全国卷Ⅱ”的语文考卷,现代文言文篇幅极多,题目可能不多,但阅读起来非常浪费时间间。如此就考验了考生的阅读速度和抓住重点的能力。

将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考试的杀器,高考考试要达成15%考生做不完卷子。

 02 

范围变得更广,不再局限于课本

对于名著的考核标准已经渐渐提升。

比如,相对简单的是如此的题目:

该题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与情节的识记。

而在将来,名著阅读的考试试题会考到更多的细节,以免学生只不过在得过且过地背诵。

或者是对比剖析人物,让孩子谈谈对主人翁的个性化感悟;

或是结合给出的具体片段内容,鉴赏评价人物或者作品语言特点;

或者是对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种写作风格等等。

从最开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目前的阅读理解,无一不在提示父母和老师,务必提升对孩子名著阅读的看重程度。

 03 

不积累古诗文文言文,吃大亏

古诗文在语文试题里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再加上名著阅读的分数,可以说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占了语文分数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看重古诗积累、文言文阅读,将失去这几十分。

而这不是考试前抱佛脚,临阵磨枪就能做到的,需要考过生日积月累中完成!

“大语文”将成将来教育趋势

自前两年起中小学都已陆续更换教程,开始用“部编本”的语文教程。

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形势是:

语文和语文阅读在中、高考考试的地位愈加要紧;

语文考试愈加看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内外的结合将是必经的道路。

各地已在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

2013年末~2016年,北京中考语文增加30分;

2015年,湖南长沙等地中考语文增加30分;

2018年,山东济南等地中考语文将增加30分

......

从明年下半学期开始(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用统一部编版教程。

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出色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语文在各学科间的要紧程度也已经凸显。

看看高考考试的变化、教程的变化、学科要紧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火爆蹿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语文节目……所有现象都在告诉大家:

将来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确切地说是阅读水平”。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次教改是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考试,正在深化进行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果。

这次的新教改前后酝酿了整整4年时间,经过了10多轮讨论,才最后确定了下来!

北京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和中招办主任曾在中考试前透露:

日后的中考理科题目中会增加阅读量,考查学生的常识结构,与应用常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家来看一张中考化学试题,阅读量一点不比语文试题少……

以后的中高考考试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止是语文试题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

阅读量少、语文水平欠佳,都会使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遭到非常大影响,所以会出现考生连题都没时间做完的状况。

将来,阅读是所有学科的非常重要基础,假如你依旧说我们的孩子没时间念书,等同于说要我们的孩子舍弃所有学科。

语文那样要紧,变化那样大,

该如何学?

几大教育机构巨头做了那样多年课外培训,把英语、数学做的风生水起,为何唯独语文做不起来?

由于数学,可能刷几张卷子,成绩就能提升;可语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题,也未必有成效!

愈加多的陪读父母已经意识到:语文、是最难学好的一个科目,是见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对教师功力需要最高的一个科目!

新教程普及将来,语文的考试范围就是如此的!

那样在最后,记者给大伙介绍六个可以帮你学好语文的小习惯!

 01 

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念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要很多地阅读课外书本,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一位语文名师过去说过:

学习语文不阅读,再多的刷题和应试方法也救不了你!没时间阅读如何解决?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欧阳修擅长借助“三上”的时间念书,即“立刻、枕上、厕上”,郑板桥念书则借助“舟中、立刻、被底”的零星时间念书背诵。

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对孩子来讲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需要父母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所有时间阅读!

 02 

 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念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易在家庭中操作的办法,大家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

念书需要掌握圈点勾画,掌握做念书笔记,培养不动笔墨不念书的习惯。写念书笔记能够帮助培养勤于考虑的习惯,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能够帮助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念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办法:

a.摘抄、摘录;

b.做卡片;

c.提要钩玄;

d.写读后感。

 03 

勤查词典资料

念书要培养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类型不少,除去字典、辞典外,还包含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用的图书。最常见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能够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本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04 

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效果最好的学语文的要紧办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要紧渠道。

必须要让孩子很多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领会出来。背诵的办法也不少,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知识点,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将来还要常常复习运用,如此就能做到牢记于心。

 05 

勤于推荐、探讨

要学好语文,还要掌握推荐。目前网络提供了不少推荐、互动和探讨的平台。

如通过网络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平台发贴等等。语文名师郭初阳老师在《怎么样精读一本书》讲坛中过去有个非常不错的建议就是,一本书读完将来,去豆瓣发帖,和网友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把我们的阅读感想推荐出来。还可以多看看其他网友的阅读感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网络是双刃剑,人家用来打游戏、刷视频,学霸却可以用来让我们的阅读水平突飞猛进!

 06 

勤于练笔、写日记

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以后孩子一生应具备的存活技能。

写作水平的提升,没捷径,只有勤写!

譬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非常重要的习惯。记录我们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常识。刚最初的时候,孩子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未必通畅,但坚持写下去就会渐渐提升。

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语文为王的年代,你的孩子筹备好了吗?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