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漂白性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日期:2024-12-22     来源:www.vs2358.com    浏览:631    
文章简介:漂白性是化学性质,有物理也有化学,更多的是化学性质,借助的是物质的强氧化性,或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譬如H2O2,Ca(ClO)2,NaClO等。物理漂白容易见到的就是木炭或活性碳的吸附用途。

漂白性是化学性质,有物理也有化学,更多的是化学性质,借助的是物质的强氧化性,或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譬如H2O2,Ca(ClO)2,NaClO等。物理漂白容易见到的就是木炭或活性碳的吸附用途。

漂白性的定义是什么

所谓漂白性一般指的是,两者发生化学反应时同时产生还原反应,或有色物质退回成无色或者白色的结果。

一般漂白性多指有过氧化能力的有机溶剂或者盐类,可以直接对含有色素基团的多糖或者磺酸盐染料等等产生还原性逆反应或者加氢还原。

漂白性和氧化性有哪些异同

1、定义的不同。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其强弱主如果指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需要指出的是氧化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数目没势必的联系。即氧化性强,得电子数未必多;反之,得电子数少,氧化性未必弱。

漂白性是指本色或带颜色的纤维、织品等变为白色,也可理解为有机色质在某些条件下的褪色现象。无机物的褪色如:溴水褪色、氯水褪色、酸性高锰酸钾的褪色等不是漂白范围。

2、涉及的种类不同。

强力氧化漂白(永久漂白)的原理:破坏有机颜色水平的内部“发色团”并将它氧化为无色物质。化学漂白。

原理:与有色有机物进行加成或化学合成,形成无色物质,新的无色物质分解后颜色消失。物理吸附漂白的原理:有机颜色被吸收并褪色。容易见到的这种物质有:活性炭,胶体。

3、规律的不同。

漂白性规律,二氧化硫能使很多有色物质褪色,但其褪色原理不同:还原性褪色:二氧化硫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借助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漂白褪色,酸性褪色。

氧化性的规律:反应关系规律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减少,被还原为还原产物;而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氧化产物。常识线索关系规律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容易见到氧化剂与其还原产物规律。

具备漂白性的物质有什么

有活性炭、氯水、过氧化钠、臭氧、双氧水、二氧化硫、次氯酸、次氯化钠、次氯化钙等。

吸附型漂白:活性炭、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有色物质,起到漂白用途,是物理变化。

强氧化性漂白:如双氧水、二氧化硫、次氯酸、臭氧等。

SO2有漂白用途是由于它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H2SO3可以和有色有机物(如品红)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无色化合物在肯定条件(如加热)下,又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这种漂白是暂时性漂白。SO2的漂白用途具备特殊性。

 
标签: 知识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