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19学年上海部编版1-3年级语文古诗及译文

   日期:2024-12-07     来源:www.ageeze.com    浏览:351    
文章简介: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及译文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及译文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解

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季的早晨。

2、不觉晓:无声无息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无声无息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姣媚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解

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时尚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2、疑:仿佛。

3、举头:抬头。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仿佛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时候指不愿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遇见,没见到。

 

4、童子:没成年的人,孩子。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解

1、小娃:男生或女生。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天开白花。

译文

一个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了解如何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解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

泉眼悄无声息是因不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欢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需要裁,满身雪白走以后。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注解

1、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2、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3、平生:平素,平时。

4、轻:随意,随便。

5、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建议。

6、1、一旦。

7、千门万户:指海量的人家。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需要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随便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及译文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2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解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爱抚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季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5、散学:放学。

6、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似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文

阴历2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日渐发芽成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仿佛在轻轻地爱抚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好似烟雾般凝集着。杨柳好像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哪个裁出,2月春风似剪刀。

注解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季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1、满,全。在中国古典词和文章中,数目词在用中并未必表示确切的数目。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不少的意思。

4、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好似,仿佛。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哪个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2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注解

1.赋得:借古人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时候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法,称为“赋得体”。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季节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6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解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全称“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

5、6月中:6月中旬。

6、四时:春夏秋冬季节四个季节。在这里指6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7、同:相同。

8、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

9、无穷碧:因莲叶面积非常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10、映日:日红。

11、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同。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6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婷婷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看上去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解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解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4、子:指粮食颗粒。

5、四海:指全国。

6、闲田:没耕种的田。

7、犹:仍然。

译文

春季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季就能收成不少的粮食。

天下没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解

1、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2、簇:拥起。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仿佛撤落无数的星星。

 

小学三年级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迟日:春季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古诗大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2)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5)上:指鱼逆江而上。

古诗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早知道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梅子黄时:指5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坐船。尽,尽头。

(4)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6)不减:并没少多少,差不多。

(7)黄鹂:黄莺

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每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谙(ān):熟知。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蓝,蓼蓝,其叶可制蓝色染料。

古诗大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知。春季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人笑。

(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

(3)耒:古时候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4)冀:期望。

(5)为:被

译文: 以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每天等在树桩旁,期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一个人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含义: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阴历正月初中一年级,即新年。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时候春节时的一种风俗,大年初中一年级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海量,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时候一种风俗,阴历正月初中一年级时大家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古诗大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大家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拿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什么地方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仿佛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这样天气,这样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仿佛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儿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9月9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月9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大家觉得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古诗大意:一个人离得远远的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由于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2)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字上马河。

(3)独怜:唯独喜欢。

(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6)春潮:春季的潮汐。

(7)野渡:郊野的渡口。

(8)横:指随便飘浮。

古诗大意:最是喜欢涧边成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携带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4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春归:春季回去了。

(9)觅:探寻。

(10)不知:岂料,想不到。

(11)转:反。

(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古诗大意:在人间4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