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减轻负担”,可能是社会对中小学教育情感最为复杂的两个词语。长沙教育局近日通报了全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工作调查状况,觉得总的状况较好,但个别区域应试教育痕迹还是太明显。譬如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校组织补课的占29%。
长沙教育局2009年11月对10个区、县教育局、60多所中小学校,随机听取了700多节课,走访了100多名教师,并对18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全方位知道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落实状况,发现一些学校存在学业负担过重等五大问题。
调查显示学生负担有所减轻。多数学校没编重点班、实验班等;学生问卷调查显示,作业超越规定时量的占14%,体育训练时间未得到保障的占9.5%;学校组织补课的占29%。但少数学校仍办有重点班、实验班等,违规收费、补课现象存在。个别区域仍在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给学校、教师下达高考考试指标,给学校、学生排名排队;有些学校需要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更有甚者将奥赛列入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课业负担还是非常重。
该局透露,一些学校常规管理欠落实。个别区域应试教育痕迹明显,以分数论教师成败,以上线率论学校水平。有些学校重视终结性评价,觉得只须拟定了“教学水平奖惩规范”、“教师工作量化评价细节”,教学习管理就到位了,过程管理只不过从量的方面提出具体需要,如听多少节课,写多少深思等,缺少质的评价和记录。
“国家课程计划实行也不到位,个别区域和学校课程开设不齐、课时不足,特别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音乐、美术等课程。”调查显示部分学校有随便增减课程、课时现象。
除此之外还存在新课程理念内化成自觉的教学行为不够;教研形式单一,成效不好等问题。记者胡力丰
[记者察看]
期待所有学校践行“特别承诺”
到底什么区域和学校在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长沙教育局的这次通报并没直接点名,但这份通报发至辖区内所有教育单位并报省教育厅。
上个月的省示范性高中年会上,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严厉批评一些省示范性学校,到处挖老师、抢生源,或片面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补课等,影响非常坏。
为什么一些学校还是“顶风”而行?“一所两所规范,别的学校在补课,父母还会说你这个学校抓得不紧,对学校有建议。”长沙一所省示范性高中的校长对记者表示,正是有这种心理,不少校长在“升学应试”与“素质教育”之间抗争。
“解决好升学率的问题是一个学校在教育上‘奔小康’的问题”,长沙一所中学负责人介绍,一些学校补课,事实上也是学校为了维护自己声誉、保住自己牌子的一种举措。
一些校长觉得,补课等不少应试行为也是社会大环境的需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育的等级规范和学生评价体系还没明显改变。学生和父母只能被动地面对分数决定升学这种近况,父母寄期望于通过补课来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增加他们将来升学的竞争优势和就业机会。
在这次省示范高中年会上,长沙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这4所老百姓眼里的“名校”带头,联合全省140多所省示范高中,发出“特别承诺”:从2010年起,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尖子班重点班,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加班加点补课、不搞家教、家养等。
百姓都期待此次承诺。有关人士觉得,只须140多所省示范性高中真的践行诺言,湖南高中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将不是难事。记者胡力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