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点排队 不敢相信“掉馅饼”
昨天上午8点,记者来到史家小学高部,这里已聚集了不少前来审核登记的父母。尽管9点才开始登记,但父母担忧报不上名,仍早早来到学校。一名父母说:“4点就来排队了。大家本来是是遂安伯小学,听说今年被并入史家了,大家根本不敢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所以早早来核实。”另一名父母吕先生说,之前曾想择校,孩子考试报名了某学校的超常班,并考了三一口语,但这类都被叫停,没想到今年享受了东城区改革的福利,片区内的遂安伯小学被归入史家小学,真是惊喜。
记者在登记现场看到,在提交完材料后,每一个孩子会做一次自我介绍,教师需要对信息进行核对,比如家庭住址、爸爸妈妈名字等。史家小学校长王欢表示,结束本周末的现场审核后,学校还将入户调查,以确保每一个片内学生的入学权利。
生源回流 “九年一贯制”引力大
王欢介绍,今年东城区以优质小学为龙头,联合相邻的2-3所普通小学,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带。史家小学-史家低部-遂安伯小学便是四条资源带之一。因此今年史家小学招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按计划为16个班,全部使用混班由史家小学老师教学,并在史家小学遂安伯校区就读,7月4日开始学校将下发入学公告书。有如此的新政,不少遂安伯等小学片区内的生源明显回流。
在海淀区,生源回流也非常明显。今年3月,原车道沟小学与北理工附中合并,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并更名为北理工附中小学部。记者昨天在登记现场发现,部分父母专为“九年一贯制”慕名而来。一名父母表示,为保证孩子能升“名校”,家里除自己和孩子的户口外,均已迁入西城区。“合并的消息传出来,大家才决定让孩子在本片区上学”。
审核严格 部分小学需要“六证”
“之前学校没公告要带结婚证,中途我还让家人给送了一趟。”在中关村三小校门前,一名父母称,学校在需要出示“五证”的基础上,还需要父母携带结婚证及复印件。另一名父母表示:“这么做可能是由于父母双方其中一方的户口不在当地或片区内。”
除此之外,记者在北理工附中小学部报名点获悉,学校在审核证件时,甚至需要个别父母出示其爸爸妈妈户口簿。一名父母介绍称,此前,除自己和儿子户口留在该片区内以外,其爸爸妈妈已将户口迁出,但房地产证上依然是其妈妈的名字。为证明该父母与房地产证主人之间的关系,学校需要父母出示其妈妈的户口簿。一些父母表示:“今年的政策实在卡得太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