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学一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1、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宗法制 D.禅让制
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医生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规范
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D.齐国率先废除去旧规范
3、一块秦代砖文上刻有下列文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如果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海量
C.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4、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B.为了监察和管理地方
C.为了地方自治的便捷 D.为了提升汉族官僚的权力
5、嘉定二年(1210 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宋朝当时的中央官制,谋划“王师北定”事务的应是
A .尚书省 B .参知政事 C .军机处 D .枢密院
6、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重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健全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7、《荀子•君道》:“墙以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觉得,君主应当
A.打造上传下达的邮驿规范 B.常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大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8、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觉得雅典的政治规范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规范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可以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质学会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9、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刚开始是从习惯法进步而来,但罗马法更要紧的是成文法。要研究罗马习惯法最佳选择的历史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0、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知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大家自己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让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大家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看法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分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11、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宪法 B.1871年宪法
C.1875年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12、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如果由于
A.中国首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紧急破坏 D.专制君权遭到强烈冲击
13、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叫做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叫做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重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打造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量学生
15、莫里逊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在北京30余年(1887~1920),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很多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要紧素材。下面这类资料里,你觉得什么不可能是他亲身历程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美国《年代周刊》曾如此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获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如此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
A.中国取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解放战争马上获得最后胜利 D.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7、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以推选方法和英国广播公司在互联网上以投票方法先后进行了“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都是马克思位居第一。马克思位居第一是由于
A.马克思学说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B.马克思支持工人运动
C.马克思学说继承了人类历史的所有文明成就 D.马克思学说指出了各国现代化的唯一道路
18、 俄国10月革命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中的主要用途是
A.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B.促进了国家工业化
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19、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下列各项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推翻国民党政权 B.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规范 D.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20、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国依赖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规范,打造社会主义社会。”这部法律是中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同纲领》 B.《中国宪法》
C.《中国宪法》 D.《中国宪法》
21、“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目前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2、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获得了一系列要紧收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很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置不同社会规范国家间关系获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24、下列有关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始至终只援助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 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要紧组成部分
C.亚洲的日本也是马歇尔计划的受益国 D.提出时的援助对象不适用于东欧国家
25、 历史课上,张晓明同学以时尚歌曲形式解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 ”“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命一同体,休戚与共不离弃。”该内容反映了
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未来发展趋势
C.美国霸权主义不能人心 D.世界形势的缓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认真看材料中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征,并剖析其用途。
据材料1、二,说明两种政治规范在形式上有什么共性?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常识,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异同点;结合所学常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的地方。
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金田起义百年龄念》邮票之一 《金田起义百年龄念》邮票之二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材料三
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会址 农村革命依据地形势图
请回答:
(1)材料1、2、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阶级所进行的民主革命?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一所反映历史事件中,有什么文献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策略?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首次巨变,它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可是,有人却说它失败了,为何?
(4)材料三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哪种革命道路?结果怎么样?
28.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了解,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大家手相握时,一个年代结束了,另一个年代开始了。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的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其他人打中国牌。”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为何要确立如此的外交政策?(5分)
(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常识说明变化是什么原因。(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4分)
(4)综合上述内容,就新中海外交政策的进步变化,谈谈你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选择1——5 CACBD 6——10 DDDAC11——15 BCACB
16——20 CAACB 21——25 DACBB
26. 特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互为补充;皇权独尊。2分
用途:提升了工作效率;防止了权臣独揽大权,有益于加大皇权;影响深远。2分
共性:中央机构间的权力互相制约与监督。2分
不同:唐三省六部制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美国三权分立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
①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②异: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4分
国家元首: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实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实权。2分
27【18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3分)
材料一反映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承担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二反映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材料三反映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并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3分)
《天朝田亩规范》和《资政新篇》。(4分)
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夺取,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根本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分)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造中国。(2分)
28【18分】(1)外交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分)缘由: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政策。4分
(2)变化:中美两国结束长期对立,开始走向正常化。缘由: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苏关系恶化。
(3)政策:独立自主;不结盟。影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有利的进步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4分
(4)认识:外交政策的进步变化需要符合国家利益;外交政策要伴随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当令调整;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