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语文学霸说」语文成绩维持110+,我就这7个套路!

   日期:2025-02-01     来源:www.nangding.com    浏览:515    
文章简介:不少同学都在后台留言说语文成绩不好。其实把我们的试题根据题型分为7大多数,然后看自己哪一部分学的不太好,再加以练习是个很好的方法。

不少同学都在后台留言说语文成绩不好。其实把我们的试题根据题型分为7大多数,然后看自己哪一部分学的不太好,再加以练习是个很好的方法。下面是一位学霸推荐的语文突击到110+的套路,值得借鉴。

 01 古时候文化知识

由于古时候文化知识主要出目前文言、古诗阅读中,在现代文中并不容易见到常用,理解记忆起来有肯定的困难。而且即使记住了,也常会遗忘,所以要反复进行复习。

不只要复习课文中出现过的,还要复习科举教育、风俗礼仪、名字称谓、天文历法等方面那些未必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古时候文化知识。

 02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因对提示信息把握不当而写错句子,出现错别字。因此,背诵时,要吃透其中重点语句的意思。

比如:

《登飞来峰》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和《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容易混淆,弄清各自的意思就不会错了。

另外,针对前期在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动手写写,确保准确学会。如《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两句中的“之”“知”二字,《破阵子》中的“分麾下炙”等。

 03 

成语

一些近义成语原本就不容易区别,像“不孚众望”“不负众望”“同等看待”“以偏概全”等。

因此,在复习成语时,除去要知道意思,更要学会其特定的使用方法,如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褒贬谦敬等。

 04 

现代文阅读

阅读类题目,应该强化答卷规范。无论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答卷都有其特征和规范。

就客观题而言,必须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选项中的理解和说法是不是正确,切不可无视文本,仅凭感觉和印象就加以判断 ;确定错误选项时,不可以认定某个选项错了就立即确定答案,必须要在落实所有选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抓大放小”,确定答案。

就主观题而言,一是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需要。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和“总结×××的形象特征”看上去都在问人物形象,但答卷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从不同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剖析;后者直接进行剖析即可。

二是要规范作答。在答卷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虽然可能都要进行概括和剖析,做到条理明确,表述严密,逻辑合理,语言通畅,但表述的用语体系是不一样的。

比如小说中“设置情节”“形象特征”,传记中的“组织材料”“精神品质”等就是这种不同的体现。

 05 

文言文阅读

文言语句翻译最能体现考生的文言水平。翻译时特别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联系上下文,以便把握大意;

关注得分点,力争准确翻译;

调整语序,补出省略的部分,让语句连贯流畅。

由于文言文省略的地方较多,特别是主语常常省略,所以必须要抓住句中的动词,以便顺藤摸瓜,补出主语。

 06 

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要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规范作答。诗意了解了,做题就容易多了。在阅读时,不可以像文言文一样去翻译诗句,而是要找出诗句中的形象,包含人物、景物、事物等;再看作者是用哪种词汇来描述这类形象的,从而了解意象;最后再看上下句、每一联之间的关系,如此就能非常快了解诗意,把握作品的意境。

比如意境类考试试题,必须要先表述描绘了哪种景象,再说明景象的环境特征,最后结合手法说明作者融进的思想感情,点出该手法又产生了哪种表达成效。而且用语要用诸如“雄浑开阔”“宁静恬淡”“凄清冷寂”等表现意境的专业术语。

 07 

作文

积累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绝大部分同掌握选择写记叙文,少部分同掌握选择写议论文。记叙文重视对人物的描写,通过优美的语言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刻画,优美的语句对事情的起因结果进行描述。

所以在平常要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譬如说一些写景、写人等等感觉优美的语句都可以记录下来,来充实丰富我们的素材库,在考试的时候给用进来,使文章前凸后翘。

写记叙文还应该注意以下6点办法,绝对可以使你的作文次次45+:

1.标题要一眼看出与主题的关联

2.文章的首尾段最好都点题

3.文章最好分成五至六段

4.篇幅以超越规定一两百字为宜

5.题材要实事求是

6.立意不但要明确,而且要正

「语文学霸说」语文成绩维持110+,我就这7个套路!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