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给大伙做的复习进度调查
结果出炉了
一轮复习已经结束的同学占比15%速度可以哦
但尚未开始的同学占比有16%需要抓点紧
虽然其他人的进度永远都是参考
不必一味追求和其他人一致的速度
但需要你一个人心里有规划了解怎么样安排
关于【选择】
@浙江大学研究生 · 周妍[三跨考研] [总分第一]
高考考试失利的我读了一所不喜欢的大学不认可的专业。大学四年,我的成绩很好,多次拿到国家奖学金,顺利拿到可保研资格。
大三那年发生改变我生活轨迹的事情,我是护理专业需要实习,在10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明确地意识到护理专业并不是我所愿。于是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舍弃学校的护理学保研资格,和爸爸妈妈摊牌聊聊我心中的将来。
对我来讲,舍弃保研筹备考研不是个非常难的决定,但让爸爸妈妈认可我的决定是非常难的事情。经过数次交流,爸爸妈妈勉强同意我的理想和目的,但我告诉自己,只须我的选择足够坚定,爸爸妈妈最后会成为我的盟友,陪我一块面对未知的世界。
但说实话,选择浙江大学作为目的院校,我心里也没底。可虽然前路未知,但决心已下,无论何种结果我都能同意。当初我鼓励自己,目前把这番话也送给你,抱着最好看的的期待,做着最坏的计划,勇往直前地朝着目的前进,奔跑者的青春才是最好看的的青春。

关于【努力】
@北京大学研究生 · 陆可源[二战上岸] [跨专业考研]
两年时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非常难用文字说了解道了解。
第一年考研,我看起来挺勤奋的,但其实只不过“假勤奋”。我看到周围同学备考都非常刻苦,于是自己也天天早出晚归——早上8点到教室,晚上9点熄灯回宿舍。算下来一天我有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看起来非常刻苦吧?
但事实上呢?我这一天包括了太多的水分。我忙着写考研标语发朋友圈表决心,幻想自己已经走在了北大校园,手机不离身的和男友聊微信。
在整体复习进度上,我也没任何计划。总感觉自己基础很好,时间还早,最后结果就是临考试前才翻完第一遍专业课的书。
目前回忆起来,这类并非小事,它说明我从内心就没进入到考研状况。告别自我感动,你才能真的进入考研状况。这是我最想告诉学弟学妹的,不要再走入我走过的误区。
关于【心态】
@南开大学研究生 · 陈帆[三战上岸] [高分逆袭]
首次考研,我并不享受考研的整个过程,只有害怕。在我看来,考研是个大怪兽,而我是个弱小的逃兵。即使是报辅导班,也是为了“搬救兵”来拯救自己。 抱着如此的心态,从刚开始就输了。
于是第二次复习,我没一味地追求效率和强度,而是让自己慢慢沉浸到学习的过程中,就仿佛爬山,不要把眼前的山峰当作痛苦的任务,而是要感受在爬山过程中你的呼吸、体力和心理上的变化,享受攀登所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感。
前进的过程非常苦,但你可以用自驱力,让它变得甘甜。
关于【收成】
@南京大学研究生 · 刘秋冶[一战上岸] [跨专业考研]
假如你问我:考研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
对我而言,考研是个契机,它改变我的不止是学历,而是整个生活。
第一,它让我以前十八年的那种执拗又茫然的努力中,慢慢走了出来,找到了我们的热爱。从一种被动努力的状况,变成了主动的积极奋斗。
第二,考研让我了解了一直学习,维持进步的重要程度。假如要用目前一个时尚的词来讲,那就是“精进”。考研是一次性的事,但“精进”是一辈子要持有些状况。
考研,只须你选择了这条路,就不会一无所获。所以,别由于恐惧失去机会,请相信自己,你自己,就是一整支军队。
从「选择考研」到「开始努力」最后「有所收成」
正是一条完整的考研路
考研不容易
眉毛上的汗水 or 眉毛下的泪水你总要选一个
听听学长学姐的成功经验
叫你的汗水不白流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