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初中成绩好与坏,其实跟IQ只有半毛钱关系,另外9毛半在这

   日期:2025-04-15     来源:www.lrvxg.com    浏览:456    
文章简介:当父母议论哪个哪个家孩子学习好时,总是都会说那孩子聪明。而成绩差的孩子,总是都被说成笨。
当父母议论哪个哪个家孩子学习好时,总是都会说那孩子聪明。而成绩差的孩子,总是都被说成笨。有些父母甚至会觉得我们的孩子笨。
聪明和笨,说的就是IQ了。
目前有句时尚语,叫“IQ是硬伤”。但孩子成绩差,就是IQ有问题吗?学霸之所以成绩好,与IQ有多大关系呢?
关于IQ,大家先来看一组数据。

100~115是正常IQ,IQ超越130是智商超常,达到160的是天才,低于90的是弱智。
初中成绩好与坏,其实跟IQ只有半毛钱关系,另外9毛半在这
国内过去对青少年人群的IQ做过统计研究,研究报告显示:IQ低于90或高于130的学生,仅占所有学生的2%。根据这个比率,在一个40人的班级里非常难找出一个IQ过低或过高的学生。也就是说,在非特殊教育的学校,每一个班孩子的IQ水平大致是相同的。
IQ对孩子的成绩有多大的影响?
好问题:同等的IQ,一样的教学,为何孩子的成绩有好有差呢?
来看IQ对学习成绩影响的数据:小学阶段,IQ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0.6~0.7;中学阶段,IQ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降为0.5。
也就是说,在小学,孩子成绩拔尖可能是靠IQ,而初中、高中的学霸之所以霸,假如硬要说与IQ有关的话,也仅仅只有半毛钱的关系!!
所以,数姐在此提醒父母,将来不要再说孩子笨了!
那样,影响学习成绩的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剩下的9毛半,都是什么呢?从学生自己角度来讲,影响成绩的原因主要有:学习习惯、学习技巧、努力程度及考试时的心理原因。
 1、学习习惯:3毛 
“态度决定所有。”学习习惯就是对学习是喜欢还是厌恶,是同意还是排斥。实验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
学霸总是都以学习为乐,积极自觉,他们了解学习的意义和重要程度,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主动学习。而那些态度消极、不喜欢学的学生,总是把学习当做一种强迫性的苦差事,携带逆反心理去应对,老师、父母逼着才去学,致使成绩差。

要成为学霸,第一应端正学习习惯。态度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只须想改变,成绩再差的学生也有机会变学霸。
 2、学习技巧:3毛 
学习技巧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技术性原因,与学习习惯同等要紧。差生之所以差,有时候就差在学习技巧上。学霸的聪明不是指IQ,而是办法。他们找对了办法,擅长概括,了解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整理错题的好习惯,了解劳逸结合。这类办法使学习变得轻松、高效,所以他们面对任何学科、任何难点都能轻车驾熟、无往不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成为学霸,学会科学、高效的学习技巧是重点。
 3、努力程度:2毛 
假如说态度和办法之于成绩都是3毛钱的关系,那样努力程度只有2毛。但并非说无需努力。有些学霸表示自己并没下多大功夫,可考试仍然高分。他们真没努力吗?只不过他们的努力已成为自己屡见不鲜的惯例罢了。

做任何事,付出才会有回报,学习更是这样。要成为学霸,刻苦钻研、反复练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必不可少。
 4、心理原因:
1毛半 
学霸都是在考试之后因惊人的高分而显山见水。在目前教育环境下,成绩好与差,分数说了算。但有些孩子就是平常学的好,一到考试就掉链子,看错题、算错数,出现各种不该犯的错误。

考试中紧张恐惧、粗心大意,都是受心理原因的影响。心理素质弱的孩子,考试容易发挥失常,特别是在中考、高考考试这种要紧考试中,更易遭到影响。所以,为应付考试,必须要把应考心态训练好,不可以由于1毛半的差距,而影响最后的成绩。
 5、结论 
学霸=半毛IQ+3毛学习习惯+3毛学习技巧+2毛努力+1毛半心理素质
可见,高效学习办法+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决定大家学习成绩最至关要紧的原因!

一些好的学习技巧

那今天就推荐一些学习技巧供大伙参考,同学们要勇于尝试并改进,找到合适我们的办法。相信我,只须正确地努力,你的成绩必然会进步!
1.这类筹备必须要有
都有一个错题本;
都有一个好题本;新课之前肯定先预习;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要计时(限时练习)。
2.计划管理——有规律
长计划,短安排
在拟定一个长期目的的同时,必须要拟定一个短期学习计划,这个目的要符合我们的实质,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成的。
非常重要的是,能管住自己,也就挡住了各种学习上的负面干扰,这样,那个“大目的”也才会更接地气,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挤时间,讲效率
要紧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拟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借助,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计划表要根据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我们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3.预习管理——争主动
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程,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
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携带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知道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知道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训练,预习要体目前训练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需要的复习资料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升,若不会做,没关系,非常正常,由于老师没讲。
4.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需要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要紧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
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常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5.复习管理——讲办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双眼想,在大脑中放电影
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回想。此过程尤为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考试状元都是如此做的。学生应在天天晚上临睡前安排肯定时间回想。
查:回想是查漏补缺的最好办法
回想时,有的会很了解地想出来,有的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非常不错地复习了一遍。通过如此间隔性的2-3遍,几乎可以做到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
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含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含回忆的时候没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写:随时记下重难题、漏缺点
必须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打造复习本。
说:就是复述
如:天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常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常识。听了解不是真的了解,说了解才是真的了解。
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升,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6.作业管理——要自律
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譬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遇见难点,百思不能,先放过,后攻坚。
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需要检查一遍。
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掌握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哪些领会。
独立作业忌抄袭。
7.错题管理——常深思
有了错题本和难点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将来复习用。错题和难点反映着很多要点的联结,学会了错题和难点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8.难点管理——会溯源
通常来讲,难点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要点海量,要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办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点,建议用溯源的办法整理。
一是查了解题目所须知识清单,同步辨清常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三是借用参考答案探究自己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9.考试管理——抓重点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等项目。
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如此,就能了解什么是审题出了偏差,什么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要点有问题,哪一点需改进和提升。
用纸把错题抄下来,每隔20天再做一遍。特别是在考试前可找出考试知识点,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点本上的题。

期望每位同学都能从这类好用的学习技巧中获得启发,当IQ不再是学习不好的借口是,还有哪些可以阻止大家变成一个出色的人呢?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