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测试卷
1、单项选择题(25分)
1.史学家布克哈特评价一场运动吋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早在乎大利烟消云散了。”他评价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宗教改革 C.文静复兴 D.启蒙运动
2.右图是文静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妈妈的漂亮、温顺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时尚的社会思潮是 ( )
A.人文主义 B.守旧主义
C.封建主义 D.专制主义
3.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横跨大西洋,计划到达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首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他们才开始联系在一块。”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5.率先打造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规范——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国家是 ( )
A.英国 B.德国 C.荷兰 D.日本
6.1775年4月的一天,北美国内的一声枪响,一支英国军队与来克星顿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改变了这片国内的历史航道,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这场战争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这里的“彻底”主如果指 ( )
A.宣扬大家生来就是而且一直是自由平等的 B.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规范
C.宣言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D.宣扬每一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
8.有关《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宣称人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打造每人自由平等的社会 D.具备反封建专制和等级规范的进步性
9.图表比较是学历史常识、探究历史问题的一种办法。某同学学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内容后,制作了如下表格。对比有误之处是 ( )
| 独立战争 | 南北战争 |
开始时间 | 1775年 | 1861年 |
要紧文献 | 《独立宣言》 |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领导人 | 华盛顿 | 林肯 |
一同性质 |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
A.开始时间 B.要紧文献 C.领导人 D.一同性质
10.陈衡哲在《西洋史》中一定“拿破仑对内的建设,有的是有永久的价值的,而其中尤以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最为远大”。法典影响远大的重要原因是 ( )
A.确认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B.奠定法国在欧洲国内主导地位
C.以法律形式明确约束国王权力 D.强化监督职能以维护共和政体
11.历史伟人的伟大最能体目前个人品味上。失败下台后的拿破仑总结自己一生,觉得最引以自豪的是
A. 发动“雾月政变”,夺取国家政权,自任第一执政
B. 颁布《民法典》,不只在法国推行,还带到所占领的欧洲很多国家推行
C. 征服控制了欧洲很多国家、夺占了奥地利小公主
D. 打造法兰西第一帝国,做上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
12.真的近代意义上的最早的机器是 ( )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水力纺纱机
13.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示意图。推进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14.科技革命推进了社会进步。下列科技创造中,把人类带入到“蒸汽年代”的是( )
A B C D
15.1825年,“旅游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它的动力机是 (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16.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是 (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7.伟大的改革者都有高度的危机意识、改革自觉和责任担当。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地起义自己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地改革解放农民;继续拖延只能愈加引起灾祸,只能对整个国家,尤其是对地主会导致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有上述认识的改革者 ( )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18.美国内战是世界史上唯一没内战创伤的伟大内战。美国内战的转折点是 ( )
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强捷
C.挺进大别山 D.《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19.右侧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笔记上记下的关键字。该同学学习的应是 ( )
A.英国宪章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废除农奴制 D.日本明治维新
20.19世纪后半期,在文明开化政策的推进下,日本取消传统文化的中心地位,全方位引入西方的思想文化,打造了新教育体系。但同时,日本也留存了浓厚的专制思想,如对天皇个人的神化思想等。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戊戌变法 D.明治维新
2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在工业材料范围进入什么年代?()
A.电气年代 B.电气化年代 C.电力年代 D.钢铁年代
22.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氛围。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升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美国人创造了内燃机 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大家的生活
C.内燃机推进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2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超越英法的重要原因是()
A.更看重投资 B.更看重思想解放 C.更看重扩军 D.更看重技术革新
24.一战前在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权势范围的斗争中,哪两国矛盾最尖锐?()
A.英俄矛盾 B.日俄矛盾 C.英美矛盾 D.英德矛盾
25.一战前的帝国主义诸国中最急于发动战争、争夺殖民地和权势范围的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二)非选择题(25分)
26.英国人“制造”了现代世界,以一个小小的岛国震惊了整个世界。(10分)
材料一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静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举世闻名的大戏剧家。他一生留下37部出色作品。在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蜕变被作家赋予了重大意义,从主人公艰难而意义重大的转变中,大家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或者说是一种新的人类成长过程,这是人的真的的史诗——人的壮大和自觉,是这部戏剧的真的主题。
——选自《欧洲文静复兴史》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选自《经济成长经历》
材料三 17世纪时,伦敦处在了商业领导地位,产品的提供愈加丰富,香料、咖啡、茶叶、糖、染料、热带果品、上等织品、挂毯和宝石这类大家熟悉的东西,以前所未有些数目涌入。金融业也伴随商业而进步。
17世纪时,半国有化的英格兰银行成立。这种规模的银行可以调动很多资金和贷款,不只足以拓展和控制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而且还能对政府产生影响。在这个时期的手工业,特则是采矿、印刷、武器装备和纺织业都在进步。伴随家庭生产或“来料加工”规范的进步,商人或企业主可以购买原材料,提供给匠人,由他们在作坊中生产。
——选自《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领先世界进入工业年代。继英国之后,法国和德国成为最早同意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法国第一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同一时期,德国的化学工业跃居世界第一,鲁尔区被叫做“欧洲工业的心脏”。其他欧洲国家继法、德之后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奥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为这类国家的学习者;比利时、瑞士等国因邻近英、法,也以煤炭、冶金、钟表闻名于世。
——选自《一本书了解欧洲历史》
材料五 19世纪上半叶,英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大家……把我们的需要以《人民宪章》的形式发表,以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法进行。
1839年,已有125万人在国民请愿书上签名。请愿书重50千克,工人用一个由彩旗装饰起来的担架把它抬进议会。但议会以235票对46票将它否决。
1842年,工人第二次向议会递交请愿书,英国当时的总人口为1900万,在第二次请愿书上签名的就达330万人,取得了全国一半成年男子的支持。请愿书铺开有6英里长,蔚为壮观,但再遭议会拒绝。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需要,……对英国社会政治规范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仔细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回答,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中心思想?(1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哪儿?(1分)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什么行业的进步?(写出两点即可)(2分)
(4)从材料四中,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2分)
(5)材料五中的宪章运动其历史背景是什么(用低于30字概括回答)?(2分)依据材料五概括宪章运动的特征(写出一点即可)。(1分)广大工人的需要被议会拒绝,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
27.17-18世纪,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一些要紧的法律文件,有力地推进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10分)
材料一 “确定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需要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须经议会赞同,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程
材料二 大家觉得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每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出售的权利,其中包含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大家生来就是而且一直是自由平等的……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所有无害于别人的行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北师版初中历史教程
材料四 首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等立法原则,吸收了大革命以来各种立法和理论成就,使用方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就。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堪称典范的民法典。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源于哪国哪一部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该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2分)
(2)材料二源于什么法律文件?(1分)该文件在历史上有什么要紧地位?(1分)材料中的“自由”、“平等”、“追求幸福”等“天分人权”美国南方种植园里的黑人奴隶享有吗?(1分)请用一则史实说明。(1分)
(3)材料三源于什么法律文件?它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有什么具体的进步意义?(2分)
(4)材料四的内容反映的是哪国的哪一部法典?该法典有什么历史地位?(2分)
28.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5分)
(1)材料中两个“政变”的意思是不是一致?(1分)请用史实说明理由(2分)
(2)1688年的政变有什么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