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分配到校,其实不是新中考改革后全新的定义。
在2022年之前就有名额分配到校,但当时招生计划占比是15%,最低控分线高,菜中的学生即便可以拿到名额,也未必可以考到对应的分数。
那样,新的名额分配到校,是怎么样做到让菜校翻身,进入市重点数目大幅增加的呢?
新名额分配到校两大进步
新政后的名额分配到校,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第一,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大大增加,从15%上升到42%,而且规定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都至少有每所市重点的1个名额;
第二,最低控分线减少。
22年的最低控分线为610,得分率是610/750=81.33%;
21年则是640分,得分率是640/750=85.33%;
20年之前的控分线则是535/630=85%。
最低控分线减少,让更多菜中的尖子生有机会进入市重点甚至四校如此的顶尖高中。
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说完了菜校翻身是什么原因,大家来看看去年的名额分配到校数据,第一是名额分配到校的招生计划:
这份计划,回看一下是十分有闪光点的,
总的来讲,上海约有9%的同学,可以通过名额分配到校进入高中,这个数据是整个市的平均数据。
有9个区的比率高于9%,其中黄浦最不靠谱,有22%。黄浦区的考生数目不多,市重点却遥遥领先,有这个比率是十分正常的。但请注意:学籍不在黄浦,跨区考到黄浦的孩子不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这部分名额。你要在黄浦的初中读满至少三年,才有这个机会。
静安区同样非常高,占14%。这当然也是由于静安区的市重点高中数目多。不过从水平上来讲,静安区后半部分的市重点不算好,像华东模范、六十中学等,可能还没区重点风华高级更值得考试报名。
浦东和闵行其实从总额上来讲不低,但和庞大的考生人口相比,到校占比就低了不少。
总之,名额分配到校各区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这和各区市重点的数目密切有关。今年到校比率低的区,可能要想办法扩展区内的高中数目了。
名额分配到校分数线名额分配到校是第一年开始,对以往的录取状况产生了巨大冲击,可以说是冷门迭出、几家欢喜几家愁。
上面这类图,强烈建议大伙保存珍藏哈!
这张表有这几个值得注意的点:
第一,几乎所有学校名额分配到校的平均分数线比平行志愿的分数都要低,甚至有的名额分配到校的最高分都低于平行志愿。所以名额分配到校的志愿必须要报,而且要报自己定位更高中一年级些层次的学校。
第二,几乎所有学校名额分配的最低分数线都低于640.前文里大家说过,名额分配从有名无实到真的解决问题,一个要紧是什么原因就是控制线减少了——610-640之间,在学校里顶尖的学生,也有了进名校的机会。
第三,委属高中分配到校的名额特别少,可以拿到的学校就是“锦鲤”级别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名额到校最低分都要比平行志愿低60分以上,复旦附中和上师附甚至有100分的差距!610分进四校,这在之前是非常难想象的。
第四,这次名额分配的最低分出目前静安,华灵学校610分贴线进入育才;最高分出目前普陀,新杨中学670分进入华二普陀。这是由于华二普陀的名额少,受青睐。
今年的中考人数和去年变化不大,招生计划也不会作比较大的调整。所以今年的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大伙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愈加地理性、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