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会遇见,老师说孩子的作文,语言枯燥,没文采,缺少表现力。
但事实上,1、不少孩子只了解了问题,却从不了解怎么样具体地操作去解决问题;
2、可能孩子们连什么是语言的表现力都不太了解。上海中考语文考试概要中,对作文评分标准,满分的语言是:简洁、流畅、得体,有肯定的表现力。
简洁流畅得体都好理解,也易于掌控操作,那有肯定的表现力,怎么样达成?换句话说,中考作文的语言,
哪种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与如何才能让语言富有表现力?
大家想想,当大家读到很有表现力的语言时,大家大脑中是什么感受?是否感觉思维高度活跃而浮想联翩?大家把这种感觉,称之为语言的表现力所带来的体验感。
那样,读到哪种文字状况下,大家的大脑中会思维高度活跃而浮想联翩?一般是与大家之前的体验或者说历程、想法高度共鸣的文字时,与写出了大家内心深处确实存在的,但自己却没办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感觉时。那样,哪种文字,才会让大家高度共鸣、引发内心深处的共情呢?
是很有代入感的文字。那样,哪种文字,才会很有代入感呢?
是很有画面感的文字。那样,哪种文字,才会很有画面感呢?是描写类的文字。
比如环境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
至此,大家就很了解整个的逻辑链条了:
有了描写的文字(环境+人物),语言就会有画面感,有了画面感,就会有代入感,有了代入感,就容易叫人共鸣,引发共情叫人共鸣、引发共情时,就会感觉到思维高度活跃而浮想联翩此时,就会感觉,这文字,好有表现力啊!
所以,语言富有表现力,就要多用描写类的文字。特别是环境描写的景物描写,与人物细节的描写。如此去剖析,学生自然就能了解了,怎么样写出满分的语言,也了解了语言的描写在文章中的真的价值和魔力。
供大伙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