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设计

   日期:2025-07-26     来源:www.yaolehui.com    浏览:621    
文章简介: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设计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观秀丽山川的热爱。

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

学情剖析:

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会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未必理解,教师需要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领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需要不适合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须能说出诗即可。

教学需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可以用我们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遭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今天,大家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2、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国内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备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

(1)“望”的意思是?(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其他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哪个能说说庐山的风景如何?(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3、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什么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4、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什么词汇不理解。(教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由于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感觉什么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3、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如此大,它的声响会如何?(想象)

用我们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儿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感觉这句诗中什么词用得最好?(落)

这个“落”字仿佛写出了天上忽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我们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全文,领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训练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1、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国内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征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3、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什么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4、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1、二两行诗句。

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如此写是为了表达自己哪种感情?

哪个可以用我们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

2、学习3、四两行诗句。

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考虑: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师解说: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教师解说:窗户仿佛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的含义,非常生动,非常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是哪个透过窗框在观赏这幅特殊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如何?(心情舒畅愉悦)

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何说是“万里船”?

哪个用我们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全诗,领会感情。

(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根据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训练背诵。

读的时候应该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训练背诵。

6、指导书写。

“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5、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汇。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