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年代,更需要父母的老师肩并肩地站在一块,一同守望大家的孩子,走向前去
1
有个好朋友,教三年级。她非常烦恼的一件事,就是天天放学时,先口头布置一遍作业,再在黑板上把作业写得清了解楚,仍无法避免被追问“作业是什么”的命。
一般是,忙一天的她前脚刚进家门,还没有顾得上喘口气,父母的微信就滴滴响个不停:
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
她只好再把作业发到班级群里。但半个小时后,还有父母@她,问作业是什么。一个小时后,还有父母@她,问作业是什么。甚至晚上非常晚了,仍有父母@她,问作业是什么。
“我简直烦透了。”她说,往前翻翻聊天记录就可以解决的事儿,总有父母看都不看就不厌其烦地@老师,真的感觉非常无语了。
我表妹家的女儿,读二年级。她烦恼的事情是,老师在微信群里布置完书面作业,还要让父母批改签字。什么父母如果没按需要完成,免不了孩子的名字在班级群被公布。
最令她反感的,是老师常常往班级群里发一些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的测试题链接,说是让孩子同意教育,其实是让父母限时完成。
为了孩子还要忍。
她说,白天忙工作,看领导和顾客的脸色。下班回到家,做饭做家务忙得没自我。多想倒头睡下,还要强装博学给娃辅导功课。时间长了,心里真的非常窝火:
大家小时候,没班级群,没家委会,父母从不管,老师非常负责,不照样考上了大学?
目前的教育,明里说给孩子减轻负担,暗地里给父母施压,这个时候代到底如何了?
她们两个的处境和感慨,大概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基础教育的近况:
孩子是中间人,作业是导火索,微信是传声筒,老师和父母无声无息地站到了彼此的对立面。
所以,下面这个规定,就顺势诞生了。
2
昨天,新闻报道称,因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父母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教育部明确规定:
教师不能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法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父母,防止出现学校减轻负担、社会增负、教师减轻负担、父母增负等现象。
这个消息发出后,网上讨论非常快数万条。父母和老师截然对立又相互攻击的态度,叫人看了非常了非常是难过。
父母对老师的嘲讽:
老师对父母的反攻:
我也把这个新闻分别发给那个教师朋友和我表妹。
教师朋友嘿嘿一笑说:作为老师,我简直不可以更支持了,下班后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关机陪娃了。
但转而,她又不安了:总有孩子记不住作业吧?总有父母要问作业吧?发短信或打电话不更麻烦吗?
而我表妹看到这个规定后,刚开始高呼万岁:太好了!早就该这么规定了!父母把老师该干的事儿都干了,要老师做什么呢。
但转而,她也犹豫了:我本来就忙,这一下参与孩子的学习更少了。我不检查,不签字,孩子如果潦草粗心应对了事,日渐不就落其他人家的孩子一大截了?
她们两个的态度和纠结,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矛盾和问题:
劳累又负责的一线老师,即使牢骚满腹,大多数还是期望孩子们能学好。
由于,高呼减轻负担的素质教育,在眼下中国就是个鬼:对大多数孩子来讲,小学你偷多少懒,中学你就得流多少泪。
忙碌又凌乱的海量父母,一边对陪读和作业不满,一边又期待自己家里孩子多学多练。
由于,存活的重压和生活的忙乱,让他们透不过来气,而角逐的激烈和现实的残酷,又让他们期待孩子超越自己,出人头地。
所以,父母和老师的对立,非常大程度上,是常见焦虑的中国民众和百病缠身的中国教育的对立。
这场战役里,老师和父母都是受害者。微信和作业都是无辜的。倒是一刀切的规定,是要掰开来看看的。
3
人类社会进步至今,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科技改变生活。
禁止老师指使父母改作业,这个没问题,但禁止老师用微信布置作业,就有的不科学了。
在条件允许、互联网发达的城市,老师用微信布置作业,父母用微信查收作业,便捷又快捷,没什么好禁止的。
在条件落后、留守儿童集中的乡村,老师没办法用微信布置作业,由于没几个父母能收到,禁止也没意义。
真的需要禁止的,是大家的学校打着如此那样的伟大旗号和官僚做派,通过分派给老师各种假大空的网上考评,让老师指派给父母,进而让父母对老师心生怨气;
是大家的教育局用背叛教育和人性的各种指标,压榨老师的教学时间和休息时间,让一线老师连轴转,苦不堪言,并把这种焦虑转嫁给孩子和父母;
是大家的某些领导披着“为人民服务”的外衣,干着“为人民币服务”的勾当,被资本控制、被腐败侵蚀、被权贵强奸,
在教学楼建设上偷工减料,在老师薪资落实上推三搪四,在教学用具和学生饭菜上中饱私囊,让学生和父母心凉绝望,进而把这种仇视投射到离他们近期的老师身上……
这类,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正是这类长期存在又一直上演的问题,家庭和学校才彼此对立,父母和老师才相互疏离,作业才成了双方出气的载体,就连微信交流都变得小心翼翼。
而健康流动的家校关系,不该是如此的。
4
身为八零后,我亲历的和想象的家校关系,是顺畅而自然的。
小时候,开学了,爸爸妈妈骑着自行车把大家往学校一丢,扔给老师一句话:“娃交给你了,你想咋管就咋管。”
老师也不客气,大家不好好听讲,不按时做完作业,没考好成绩,劈头盖脸一阵猛批,拿出戒尺打红手心。
大家难过得、疼痛得要死,却倔强地不敢告诉爸爸妈妈一声:不想再受二茬罪。
那个年代,是贫穷落后的,是不值得返回的,就连教育方法,也是有的暴力简单的,是需要深思和改进的。
但那个年代的教育灵魂是朴素的,老师和父母是彼此信任的,所以偶尔还是非常怀念的。
目前,学校离家愈加近了,老师和父母却愈加远了。
扭转一种风气,改变一种环,改革一种体制,不可以仅仅靠某个人的力量,不是一时就能做到,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看见一种真相,改变一种认知,转变一种心态,却是此刻此地此时就能实践的事情。
愿看到此文的你,无论是一线老师,还是孩子父母,在处置一些问题时,能对那个因孩子和你发生连接的父母或老师,给予体谅,维持善意。
大家都是小人物,大家需要彼此搀扶,相互打气。
由于,在这种年代,更需要父母和老师肩并肩地站在一块,一同守望大家的孩子,走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