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孩子生活非常重要的5个时间点,爸爸妈妈要准时退出

   日期:2025-01-30     来源:www.tcdcsw.com    浏览:398    
文章简介:一位父亲吃了女儿的闭门羹,发朋友圈「抱怨」:父母被拒绝了。 原来,7岁的女儿在她房间门上贴了一张字条,向爸爸妈妈严正申明:不可入内。

一位父亲吃了女儿的闭门羹,发朋友圈「抱怨」:父母被拒绝了。

原来,7岁的女儿在她房间门上贴了一张字条,向爸爸妈妈严正申明:不可入内。

我被孩子可爱的宣言和稚嫩的笔迹逗笑。

不过,这位父亲却笑不出来。

我安慰他:恭喜你,这是好事啊!孩子了解保护私人空间,还能明确地表达拒绝,她长大啦!

听完,这位父亲更失落了。

由于,他还没有筹备好「退出」孩子的世界,更不舍得同意「女儿长大了」这个事实。 

可是,不管大家怎么样不舍,孩子总会长大,会松开爸爸妈妈的手,走向是他的世界。

大家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慢慢退出他的空间、退出他的生活。

在孩子12岁前,有5个要紧时刻,请爸爸妈妈掌握准时退出。

 01 

3岁退出餐桌

女儿刚上婴幼儿园时,天天放学都喊饿。

我纳闷,是婴幼儿园伙食不好?还是不按时给孩子吃饭?

还没有等我问,老师就主动找我了:你家孩子一吃饭就东跑西窜,抓都抓不住。

我一听,有点尴尬,又有的内疚。

这场景太熟知了,女儿在家吃饭,就是外婆追在屁股后面喂。

外婆总说,孩子这么小,自己哪可以吃得饱?

结果,女儿3岁了还不会独立吃饭,婴幼儿园孩子多,老师管不过来,她只好挨饿。

小时候大家常抱怨:有一种饿,是你妈感觉你饿。

没想到这种无奈,又轮回到大家的孩子身上。

常常被喂的孩子,除去很难独立吃饭,还会对大人产生依靠,没人喂就不了解是否应该吃、吃那些、吃多少。

有个女生从小就被喂饭,于是越吃越多,可是吃再多好像都不饱。长大后,只须身边有食物,她就忍不住往嘴里塞。

这就是典型的「内部感知力迟钝」。

假如吃饭时孩子一张口,大人就把食物塞过来,孩子就失去了判断机会,久而久之,感知饥饿、饱胀的能力就变得迟钝。

演员狄莺曾报料,她天天花七个小时盯着儿子吃饭,一个月把儿子养胖五公斤。

真可怕!

假如天天有一眼睛睛盯着我七个小时,不要说吃饭了,连水都喝不下吧?

吃饭是孩子我们的事,请把这项「权利」还给他。孩子从1岁开始,可以引导他用手抓东西吃,2岁左右训练用简单的餐具,到3岁就能独立吃饭了,请父母慢慢退出吧。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五谷的醇香、菜蔬的青脆、汤汁的鲜美,让他去感知一餐一食间热气腾腾的生活。

毕竟,好美味饭的孩子,走都到哪儿,都不会亏待自己。

 02 

5岁退出卧室

广州有位男子,已经29岁了,每晚还需要跟母亲睡,不然就辗转难眠,每次出差需要服用安眠药。

他了解这个习惯不好,但就是改不掉,这让他很自卑,一直不敢交女友。

原来,小时候他家条件不好,一直和爸爸妈妈挤一张床,直到10多岁才分房睡。

但已经太晚了,他从此不可以单独入睡,需要有母亲在身边才踏实。

过晚分房睡,孩子会对爸爸妈妈产生依靠心理,独立性差、情感脆弱,影响心理健康。

据心理学家统计,5岁是婴幼儿最适合分房睡的年龄,由于5岁的孩子心智已经相对成熟,成人性心理也得到进步。

当然,每一个孩子状况不同,分房睡年龄不可以一刀切。通常来讲,爸爸妈妈可以从孩子3岁后慢慢尝试跟孩子分房睡,到5-6岁完全退出孩子的卧室。

而且孩子分房睡是一个过程,假如孩子缺少安全感、抗拒分房,可以先分床,再分房,按部就班地完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而幸福的过程,或许有一天,你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做好筹备请你退出了。

就像马伊琍的女儿,当发现同学都自己睡了,于是主动提出分房睡。

面对这次「离别」,没筹备好的反而是马伊琍,女儿睡着后她在微博感慨:内心有的许失落,仿佛,仿佛我还没做好筹备,这一天居然就来了。

 03 

6岁退出浴室

演员钱韦衫在《康熙来了》中说,虽然儿子已经9岁多了,但她仍然会和他一块泡澡,毫不禁忌。

主持人和观众都惊呆了,而她却笑着说:可是他在你眼中还是个孩子啊。

作为母亲,我愿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她对孩子的爱。

但,孩子6岁后,真的不再合适与异性一块洗澡了,无论是共浴,还是帮他洗。

0-6岁,是对儿童性爱文化最为重点的时候。

3岁前,亲子共浴非常温馨,欧美和日本的爸爸妈妈都会选择这个方法进行性爱文化。女生3岁后,父亲就不再合适帮她洗澡了,男生可以适合让母亲帮助洗到5-6岁。

不过,不管男生还是女生,6岁后再一块洗澡,有的孩子就会感觉别扭、奇怪、不好意思,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应该主动退出浴室,尊重孩子的隐私和身体界限感,在保证安全的首要条件下,让孩子掌握独立洗澡。

有位读者给大家留言:

我儿子目前还不到6岁,已经自己洗澡一年多了,还好我懒他独立。

孩子比大家想象中能干多了,爸爸妈妈稍微「懒」一点,孩子就能早一点独立。

 04 

7岁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

有个小姑娘跟母亲吵架后关上我们的房间,母亲追过来让她认错、道歉。女儿在母亲的逼迫下道歉后,情绪已经崩溃。

可这位母亲还不依不饶地质问:你为何要关门?

委屈的女儿大哭不止,用颤抖的声音、哀求的语气喊道:

我只想自己静一静,请你不要打扰我静一静的时间。

请你出去!

好心疼这个女生!

在她受委屈时没安慰,哭泣时没拥抱,最后只想要一个空间静一静,都被无情拒绝。

孩子的心是柔软的、敏锐的,他们也会有欢喜和哀愁,也需要一个私人空间来弥合伤口、抚平情绪、藏起秘密。

有研究显示,7岁是孩子喜欢独处的年龄。

从7岁起,爸爸妈妈就应该退出孩子的私人房间了。

爸爸妈妈不擅自闯入孩子的房间,会让孩子对物理空间有掌控感,这种掌控感会延伸到心理空间上,保护孩子的自我意识。

知乎上有个提问:爸爸妈妈进房间不敲门是什么体验?

超越一半的网友表示对这种行为非常反感。

敲门,看上去简单的一个动作,其实是对孩子隐私的尊重,这种界限感会让孩子非常安心。

一个被尊重的孩子,才能掌握尊重自己,也尊重其他人。

退出孩子的房间,留给他的是一方小小的天地,更是一个大大的世界。

 05 

12岁退出厨房

「非常难想象那些只能读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了解如何做实验。」

有点不敢相信,这句话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说的,一个学霸居然会对孩子做饭有这么高的评价。

不仅仅是他,他的两个兄弟也是这样,而且都是从美国名校毕业的博士。

不少人好奇,他们家是怎么样教育孩子的?

朱母亲的诀窍之一就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从小学习下厨、做家务。

朱棣文说:

做实验就像做饭一样,用冰箱中有限的食物,做出无限的美食,可以练习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从两三岁起,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12岁时,孩子的安全意识、理解能力、动手能力都已经进步完全,这个时候母亲可以退出厨房歇一歇,让孩子掌握做简单的饭菜。

不需要担忧他削土豆割破手,不需要担忧炒菜溅出油,也不要责备他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只有放下让他去历程这类小困难,他才能获得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

想起《少年说》里,一个孩子对母亲喊出心里话:

母亲,你不必感觉对我有亏欠,由于你给了我生命。

未来的路,让我学着自己走,怎么样?

是啊,孩子会长大,大家终究要放下,要退出他的生命。

3岁,你退出餐桌,孩子才能掌握吃饭;

5岁,你退出卧室,孩子掌握拥抱黑夜;

6岁,你退出浴室,孩子了解身体界限;

8岁,你退出房间,孩子了解尊重隐私;

12岁,你退出厨房,孩子掌握独立生活。

一个能好美味饭、好好睡觉、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孩子,是乐观的、自信的、充满活力的,他走到哪儿都会受青睐,遇见什么困难都能挺过去。

把雄狮困于笼中,看到的只有苟且,

给孩子空间,他才能展翅飞向远方。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