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21年上海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复习资料

   日期:2025-02-12     来源:www.sishuzi.com    浏览:346    
文章简介: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 学校: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   1、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

学校: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

 

1、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于是维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维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答案】C

【分析】 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单个的分子不维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一同维持其化学性质。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分子水平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答案】A

【分析】氧气由气态变成为液态,只不过状况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水平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非常慢。故选A.

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 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间隔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可以再分

【答案】C

【分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错误;分子、原子间均有间隔,B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在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不可以再分,D错误。故选C。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氨气    B.氯化钠    C.镁    D.金刚石

【答案】A

【分析】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镁是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

 

5.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讲解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讲解

A

气体易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隔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不停运动

C

气体热胀冷缩

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D

1个水分子水平约为3×10-26kg

分子非常小

【答案】C

分析】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比较大;可以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物质的热胀冷缩是由于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个水分子的水平是3×10-26千克,说明分子的水平非常小。故选C.

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肯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答案】B

【分析】A、由于氨水呈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结论正确;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可以确定是氨气还是氨气对应的碱性溶液所致,所以不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C、烧杯C中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不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结论正确;D、通过对比实验,能说明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结论正确。故选B。

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蔗糖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铜锌合金    D.液态氮

【答案】B

【分析】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B.硫酸铜溶液,水分子,铜离子,硫酸根离子。A.蔗糖溶液,只有分子。C.铜锌合金,只有金属离子。D.液态氮,只有分子。

 

8、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C.原子和离子不可以相互转化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答案】D

【分析】A、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错误;B、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间隔发生了变化,微粒大小没变化,故错误;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得失电子后会变成离子,离子再失得电子后就可能变成原子了,故错误;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持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答案:D。

9.“闻茶“可以看出茶的产地,可以闻到茶香是什么原因(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B

【分析】  “闻茶“可以看出茶的产地,可以闻到茶香是什么原因分子持续的运动,故答案选择B

10.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讲解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讲解

A

气体易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隔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不停运动

C

气体热胀冷缩

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D

1个水分子水平约为3×10-26kg

分子非常小

【答案】C

【分析】 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比较大;可以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物质的热胀冷缩是由于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个水分子的水平是3×10-26千克,说明分子的水平非常小。故选C.

11、下列现象用分子的有关常识讲解不正确的是

A.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冷却成冰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水在通电状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答案】B

【分析】A、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所以,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故A说法正确;B、水结成冰,体积发生变化,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大小并没发生变化.故B说法错误;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所以,湿衣服干得快.故C说法正确;D、水在通电状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D说法正确.故选B.

12、近年,国内科学家初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答案】C

【分析】A、氢氧两种元素还能组成双氧水,错误;B、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错误;C、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正确;D、可燃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错误。故选C

2、填空题:(每空5分,共40分)

1.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靠谱,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作为对比实验,你觉得有无必要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色(2)酚酞溶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3)没必要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    学科¥网

【分析】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不变色,说明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色。(2)实验Ⅱ: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使酚酞溶液变红。(3) 实验Ⅲ没必要,由于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可排除蒸馏水使其变色是什么原因。

2.微观模拟题:通过下面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种类为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看法来讲解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混合物(2)分解(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只不过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