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的成就,最后反映在写作里。
但奇怪的是,不少学生学了不少年的语文,居然不会写作。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
熟读唐诗三百首,大概率就会写诗。语言的感觉,表达情感的词语与意境的高低都会在熟读的过程中内化成为我们的语言与心理。
但为何今天的学生不会写作?
一,考试的题材强行拔高了学生的心理理解力。人到中年,大概率可以理解老子的“道”之状况,但提起给孩子讲“道”其实非常难理解。理解“道”,了解老庄,需要佛学,儒学与生活经验。大家现在的考试作文题材政治化倾向,不读人民日报的年轻人学生非常难有此素养。
二,长时期的应试写作,最后让孩子产生写作的距离感。从此畏惧写作,不敢动笔,最后对语言失去兴趣。
写作非常简单。写作的第一步就是写日记。一旦开始写起,第二步就进入了用文字去察看生活的阶段。第三步,可以在各种文学题材中找到我们的语言系统。
生活里的美好随处可见,一首小诗就能开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