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孩子的情绪教练和潜力开发师吗?你家孩子常常闹情绪吗?你了解孩子的情绪是受爸爸妈妈的直接影响吗?你了解怎么样开发你家宝贝的潜能?
昨日,重庆科技馆特意请来了香港的两位教育专家,教父母怎么样当好孩子的情绪教练和潜能开发师。
这类话父母说不能:
哭什么?不准哭!
要孩子说再也不敢了
来自香港的教育专家、国际专业培训师郑玉玲给爸爸妈妈们上了一趟别开生面的情绪管理课。
她说,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了情绪问题,必须要和孩子交流,找出情绪产生是什么原因。而不是感觉孩子子闹点情绪正常,没事、不要紧。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发脾气,就大吼:哭什么?不准哭!或者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特别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需要孩子说:下次再也不敢了。
郑玉玲说,这类都对孩子的情绪管理非常不好,极容易压制孩子的情绪释放,致使孩子易患抑郁症,或者产生自卑或者悲观的情绪,同时也不利于让孩子认识到真的的错误。
她举了发生在自己16岁儿子身上的一件事: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后,她发现儿子非常不开心,便问是什么问题,儿子说老师严厉批评了他。
原来,儿子喜欢做一些IQ测试,便在网站上去找了一些题目测试并发到我们的FACEBOOK上去。但由于网站有病毒,他发测试目上去的时候,病毒侵入,致使他的FACE-BOOK上充斥了不少色情图片,其他同学都看得到。老师发现后狠狠批评了他。
郑玉玲第一便传递给儿子一个信息,母亲相信你,然后便让儿子去跟老师讲解。但儿子死活不想,觉得老师一定不听他讲解。这个时候,郑玉玲一方面跟老师交流,一方面劝导儿子自己跟老师讲解,并疏导孩子的情绪,让他将内心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
她说,不少父母面对类似的事情,会不分是非黑白训斥孩子一顿。这种教育方法非常不好,比较容易让孩子压抑我们的真实情绪,甚至会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
这类话你也别说:为何你那样笨?为何其他人做得到,你不可以?
孩子的记忆力不好、学习差,是挂在不少父母嘴上的口头禅。来自香港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博士林国龙则觉得,父母不要一味去责怪孩子,应该当好孩子潜能的开发大师。
第一,必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而孩子的自信第一就源于爸爸妈妈的一定。在孩子小的时候,必须要不失机会地夸奖他。不要对孩子说:为何你那样笨,为何其他人做得到你不可以!
而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应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一般来讲,人靠四种模式学习:图像模式、声音模式、体验模式和理论模式。
有些孩子在学习时,需要看图像才学得懂。他说,如此的孩子在筹备考试时,仅需看书就能了;
第二类靠声音模式学习的孩子,则需要读一读才行,这个时候你可以坐在孩子旁边,和他一块读;
靠体验模式学习的孩子,一般喜欢玩手工,做积木等,这种孩子,你需要在考试前,让他将要点写一遍,并且多做模拟题和习题;
还有一类一直喜欢问为何的孩子,他们一般是用理论模式学习的孩子。由于假如他们没搞懂这个问题,就不会做题,但一旦懂了,他就能运用,考试也能自如。
做做这套题,看你得多少分?
教育专家、国际专业培训师郑玉玲给在座的爸爸妈妈出了一套情绪测试,回答是或否。
1、 尽管发生了不快,你仍能毫不在乎地考虑其他事情
2、 不计较小事,常常维持坦率诚恳的态度
3、 习惯把担忧的事情写在纸上,并进行整理
4、 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具备比规定更大概达成的目的
5、 失败的时候会仔细考虑,检讨其中是什么原因,但不会愁眉不展,整天闷闷不乐
6、 具备悠闲自娱乐的喜好
7、 常常倾听众人的建议,听取其他人建议并改正
8、 做事情有计划积极地进行,遇见挫折也不气馁
9、 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可以改变你的生活方法或步伐,适应新的生活
10、 在学业上,尽管其他人比自己强,但仍旧维持我走我路的信条
11、 对于我们的进步,就算只不过一点点,都会有开心的表示
12、 乐于一点一滴的累积有益的东西
13、 极少感情用事
14、 尽管想做某一件事情,但自己估量不可能时,也会打消念头
15、 总是理智、缜密地考虑和判断,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回答一个是,可以获得1分。
0-6分:表明你的情绪不稳定,常常患得患失,所以要小心了,假如你是如此,可能该去找朋友专家谈谈,分担一下。
79分:情绪稳定性一般,但缺少情绪管理的能力,需要借用有关的课程或者书本来学习。
10-15分:情绪管理能力非常不错,有较强的自我检讨能力能非常不错处置一些事情。
家庭十诫:
千万不要瞧不起你的孩子。中国人都谦虚,老说人家的孩子好,我的孩子不如其他人的孩子。这种话别在孩子面前说
别恐吓你的孩子。不要吓唬他,考试考得不好,就会如何如何。由于负面记忆比正面记忆强,鼓励他,尽力考到更好
别贿赂孩子。贿赂不是奖励,可以奖励一些他喜欢的东西。但不要用钱,钱是毒药
不要逼孩子答应下一次不敢了
不要过度保护你的孩子
别对孩子唠叨不休,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跟他说。假如孩子打游戏,可以告诉他:该去做作业了!
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的服从自己
不要放纵孩子
不要用不同的规矩教孩子,如母亲父亲爷爷奶奶一人一套规矩
不要拟定不合适孩子年龄的规范。如不对两三岁的孩子说:不要去厨房、不要拿刀等,而应该在厨房入口设置一道栅栏,不让孩子接触危险范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