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
第一学期首次阶段性考试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2018-09) 1、选择题(60 分,每题 2 分)
1. 宇宙的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 )
A.恒星和行星 B.行星和卫星 C.恒星和星云 D.行星和流星
2. 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 )
A.耀斑 B.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
3. 在乡间,在晴朗的夜晚,仰望苍穹,繁星满天。这类星星基本上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 2016 年 3 月 8 日出现木星冲日天象,木星看上去格外明亮。在太阳系中只有坐落于地球轨道外侧 的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天象。由此可判断,以下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天象的是( )
①水星 ②金星 ③火星 ④土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坐落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和外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
A.水星、金星 B.金星、火星 C.火星、金星 D.火星、木星
6. 2013 年 6 月 20 日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为广大青少年做现场科普讲坛,其时天宫一 号内的环境特点有( )
①强辐射 ②微重力 ③有空气 ④超低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对地球的影响有( )
①加剧土地荒漠化 ②致使地表气温降低
③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④指南针不可以正确指示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关系密切的是( )
①磁暴 ②流星雨 ③地震频发 ④短波通讯中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铝 B.硅 C.氧 D.铁
10. 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是进入(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1. 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球大得多,主如果由于 A.日月之间的距离变大 B.月球表面没大方 C.月球表面物质比热容小 D. 月球绕地球公转
12. 2018 年国内将发射嫦娥 4 号飞行器,达成人类初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 遭到很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很难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13. 地球上发过生日食现象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地方关系为( )
14. 2016 年 3 月 23 日出现月食现象,该日上海可以察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5. 2015 年 6 月 20 日(阴历5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由此推算,2015 年 6 月 29 日晚上的月 相大致是( )
16. 日常用的时间为区时。新加坡(约 104°E, 1°N)用的应该是( )
A.东 6 区区时 B.东 7 区区时 C.东 8 区区时 D.东 9 区区时
17. 国内疆域辽阔,横跨五个时区。为了用便捷,使用东 8 区区时作为统一时间,即北京时间。 某人出差到乌鲁木齐发现上午 8 时天刚放亮,其实当时该地(东 6 区)的区时为( )
A.5 时 B.6 时 C.9 时 D.10 时
18. 下列地球环境与地球存在大方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地球的水平和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19.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对卫星发射具备要紧意义。国内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酒泉(约 40ºN) B.太原(约 38ºN) C.西昌(约 28ºN) D.文昌(约 19ºN)
20.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与太阳同升。某日晨 5 时 15 分,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升旗仪式。这一天 可能是( )
A.十一国庆节 B.五一劳动节 C.中秋节 D.元旦
21. 阴历 24 节气是国内古时候劳动人民从季事农业生产的依据。
24 节气的更替周期应该是( )
A.恒星月 B.恒星年 C.朔望月 D.回归年
22. 假如黄赤交角增大 1º,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温带范围扩大 B.极昼极夜的范围减小
C.上海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D.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减小
23.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从地球科学角度看,一年中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的日子是( )
①春分日 ②夏至日 ③秋分日 ④冬至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 从秋分日到冬至日,上海区域的昼夜情况表现为( )
A.昼长夜短,昼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长 D.昼短夜长,昼渐长
25. 冬至日,微信群中纷纷相传“太阳要回来了”。这句话的地理涵义是,从冬至日到夏至日上海 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6. 6 月 29 日,太阳直射点的地方及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27. 北半球夏至日,下列四城市中正午阳光下的人影朝南的是( ) A.北京(40°N,116°E) B.海口(20°N,110°E)
C.上海(31°N,121°E) D.昆明(25°N,103°E)
28. 地球上不同地方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其纬度地方密切有关。下列四个纬度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 化幅度最大的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31ºN D.北极圈
北京某中学高中生拓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 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右表)。
29. 从首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30. 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读下图回答问题:(40 分,每空 2 分)
1.“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 2010 年 10 月 1 日(阴历8月二十四)18 点 59 分 57 秒在中国西昌卫 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阅读图文,回答有关问题。
(1)“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当日,月球在图 2 中的地方大致为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处,
当天的月相为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潮。
(2)国内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当天白昼时 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卫星发射中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卫星发射中心。
(3)从“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球表面影像可以看到月面的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的人看月球,一直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地球示意图,回答问题。
(1)2016 年 10 月 1 日,地球地方最接近左图中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从这天开始至第二学期开学前的 一段时间,上海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昼夜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右图所示的状况处于左图地球公转中____________________点的地方,b 与 c 的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天,发生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至左图中的 B 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_______半球(南/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纬度)。
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中,a 点的时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为 22:00,那样此时 b 所在时区的区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