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看过一个很热门的视频段子:
老师告诉差生父母:“你儿子这次考了59分...”
父母激动地大呵一声:“什么?我儿子得59分啊?”
老师以为父母生气暴怒,当即安慰:“别生气,回去不可以打孩子。”
父母居然仰天长笑:“艾玛,我儿子老争气了。以前考试从未超越20分,进步太大了,值得表彰!我先给孩子他妈报个喜。”
电话那端孩子他妈喜极而泣……
老师看着一脸喜气的父亲一脸懵逼。
前不久,段子里的内容发生在了现实日常:江苏有位平常0分的小朋友考出了7分的成绩,他的父亲为了勉励孩子,买了1000元的烟花庆祝。
孩子成长中一点进步也是进步,也值得激励与赏析。孩子也会因此愈加上进,变得愈加好。
而被勉励的小朋友学习愈加认真,已经可以考出57分的成绩了。
相比一看到孩子的成绩就和孩子相爱相杀的爸爸妈妈,有人说这位父亲有智慧,我却看到这位父亲的钝感。
钝感力就是迟钝的力量。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说:“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大家取得美好生活的方法和智慧。”
日常,钝感的人总是更幸福,面对日常的挫折和伤疤,不会看上去过分敏锐,而是更从容。
而钝感爸爸妈妈的孩子,也总是更有韧性更乐观,幸福值也会高中一年级些。
越敏锐的爸爸妈妈,孩子活得越累。而越钝感的爸爸妈妈,孩子过得越轻松。当成长环境更自由了,孩子也就能成长得更好更幸福。
在《完美表白》节目中,有一期表白者是明星周艳泓的女儿玥玥。在舞台上,大家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其他人家的孩子”。
玥玥能歌善舞,懂事乖巧,但整个过程她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哀愁。
她的表白内容是:“期望母亲不要太严厉,不要把她的课排得那样密,不要总生气,不要总拿她和其他人家的孩子比。”
玥玥说,她平常除去上学还要上各种课外班:朗诵、奥数、书法、唱歌、跳舞、钢琴。
母亲把她的课排得一节课连着一节课,连下楼透气的时间都没。
当主持人涂磊问:“学这么多,你喜欢吗?你快乐吗?”
玥玥未语泪先下,她说有时没考到100分,母亲会说“不想要你做我的女儿了”,让她很伤心。
大家看到了一个严厉的追求孩子完美的母亲,也感觉到玥玥不快乐不幸福。
爸爸妈妈都期望孩子愈加出色,将来可以成才。因此爸爸妈妈们总是都非常敏锐,容不能孩子不出色。
觉得只须对孩子有益的就统统塞给他,像赶鸭子一样,一路催着孩子往前走,孩子就能变得出色。却不知孩子连喘气的时间都没,致使孩子内心充满了重压,毫无幸福感。
玥玥在节目中多次提到“我怕母亲生气,我非常害怕”,台下的嘉宾心疼道:“这孩子平常该有多害怕母亲。”也不言而喻玥玥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
不过幸好周艳泓意识到了我们的敏锐、严厉给玥玥带来的伤害,她对女儿承诺会向别家的爸爸妈妈学习,不会再强迫玥玥去上自己不喜欢的课外班,不会再拿其他人家孩子的优点来和女儿对比。
而周艳泓作为母亲也是说到做到,几年将来,玥玥上了另外一档节目,在节目中她依旧是那样出色,但性格变了,她变得开朗活泼自信,依偎在母亲身边,很幸福。
钝感的爸爸妈妈会尊重孩子与别家孩子的差异之处,他们能看到更多孩子的亮点,擅长赏析激励孩子,了解跟着孩子的步伐,引领孩子向前走。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爸爸就是一位拥有钝感力的爸爸妈妈。
郑渊洁小时候有次写作文,老师命名题目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全班孩子都根据老师需要完成,只有郑渊洁写的是《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郑渊洁独特的看法让老师大发雷霆,痛斥郑渊洁胆敢改掉她的题目,命令郑渊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喊100遍:“郑渊洁是最没出息的人!”
后来郑渊洁为维护尊严用十个拉炮引燃课桌,更被老师怒骂:“滚出教室!你被开除去!”
孩子犯下这样大错,想来不少爸爸妈妈会和老师一块责怪惩罚孩子。
郑渊洁心情忐忑地把事情的经过及我们的歉意以童话故事的方法,写成一封反省书拿给父亲。
在这封反省书里,有人物故事,有悬念伏笔,有情感流露,正是这份反省书让郑父亲感觉儿子可能有文学创作的潜能。
他没责骂郑渊洁,而是温和地笑着告诉他:“儿子,将来父亲来告诉你。”
郑父亲用温和的钝感力培育出了闻名世界的童话大王。
郑渊洁做爸爸之后,在《父与子》的父篇里写道:我的儿子是一头小猪,这就足够了。我不羡慕其他人家猛虎的儿子,我也不嫉妒人家的千里马儿子。
我爱你,只不过由于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无条件的爱你,和其他无关。
闺蜜暑假期间扭伤了腰,还要携带五岁的孩子工作,在税务局来回折腾。
有天在税务局下班前,闺蜜扶着腰,携带儿子刚出地铁,儿子就闹着要喝酸奶。
闺蜜看看时间,又看看儿子热得通红的小脸,不禁心疼,折到旁边超市买了一盒酸奶。
不想儿子心急,用力过猛,刚撕开盖子酸奶飞了出去,糊了一地。
闺蜜的腰丝丝作痛,浑身是汗。再看看时间,税务局刚好下班。儿子害怕地站在一边,不知所措。
过了一分钟,闺蜜先爆出一串笑声,儿子也笑了,一脸轻松。
她招呼儿子:“儿子,你画了一个地图!来大家把它补全,等会你要负责把地面清理干净哦。”
闺蜜的钝感解决了一场暴风雨,让孩子感觉到在错误中成长的幸福。
没不幸福的孩子,只有不让孩子幸福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的钝感力是孩子成长中幸福指数的基石。
大家看着初生婴儿天使般的微笑,爸爸妈妈的愿望只不过单纯地期望他能幸福快乐。
慢慢地,大家就期望他和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出色、懂事、双商在线……一点一点剥夺着孩子的幸福。
爸爸妈妈会同意我们的不完美,也请同意孩子只不过个普通的孩子,用迟钝的温和的力量去伴随孩子,和他一块成长。
在顾城的诗里,伴随这样简单: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
龙应台说过:长长的路,请让孩子慢慢地走。
让大家用钝感的爱伴随孩子,让他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可以慢慢地一路收成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