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19学年上海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借助》课题1《燃烧和灭火》要点

   日期:2025-02-12     来源:www.adkowc.com    浏览:797    
文章简介: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借助  课题1  燃烧和灭火(讲学) __________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借助  课题1  燃烧和灭火(讲学)

__________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剖析得出结论的科学办法。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1、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

1.燃烧的概念

燃烧的定义有狭义的广义的两种。大家一般所说的燃烧是狭义的燃烧,指的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广义的燃烧是指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可能没有氧气参加。

2.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失火点。

3.燃烧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燃烧肯定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其剧烈程度为:发光、发热。那些不发光、不发热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不可以称作燃烧,即氧化反应可能不是燃烧。

4.燃烧与发光、放热的关系

燃烧肯定发光、放热,但发光、放热的变化可能不是化学变化,因而可能不是燃烧,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

5.爆炸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汽车轮胎爆炸都是物理爆炸,本节中的爆炸一般是化学变化。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如面粉、氢气、一氧化碳、煤粉等。

6.燃烧与火焰的关系

火焰是气体物质燃烧所特有些现象。液体物质的燃烧主如果其蒸气的燃烧,因而产生火焰。若固体物质的沸点较高,燃烧时无蒸汽逸出,则无火焰,如铁的燃烧;若固体物质的沸点较低,燃烧时有蒸气逸出,就有火焰,如钠、硫的燃烧。

7.发光与放热的关系

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瞬间较多,就以光的形式出现,反之则不发光,因此,发光未必放热,放热未必发光。燃烧反应是既发光又放热的反应,单一的发光或者放热反应都可能不是燃烧。

8.加热、点燃和燃烧有什么区别

在描述化学反应时,常用上述术语,三者有什么区别在于:加热是借助热源放出的热量使某个体系达到肯定的温度范围,一般用酒精灯作为热源,且热源一般与被加热物不直接接触;点燃是指物质进行燃烧时所必需的温度条件,点燃时热源与点燃的物质直接接触;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描述的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反应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试题示例】

例1.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减少可燃物的失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必然会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C

【分析】  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氧气参加,说明燃烧未必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未必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

B、物质的失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失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

例2.  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一同点是()

A.  都发光     B.  都放热      C.  都反应剧烈      D.  都有水生成

【答案】B

【分析】  

A、缓慢氧化不发光,故选项错误;

B、它们的一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都能放出热量.故选项正确;

C、缓慢氧化进行的比较缓慢,故选项错误;

D、未必都有水生成,如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要点2、灭火的原理和办法

1.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至少要破坏三个燃烧条件的一个。当然,同时破坏三个条件,就更有益于灭火了。

(1)隔离可燃物,如森林失火,开辟隔离带。

(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失火,可用锅盖盖灭。

(3)减少温度至可燃物的失火点以下,如一般物品失火,可用水扑灭。

2.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1)泡沫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着火。

(2)干粉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着火。

(3)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馆档案、贵重设施、精密仪器等处的着火。

3.火场自救办法

(1)要飞速判断安全出口。

(2)假如房间内在燃烧,不可以随意开门,以防空气流通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

(3)用湿毛巾封住口鼻,以降低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4)房间里燃烧,因为空气的对流,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而下层空气中相对较少,所以逃生时应沿墙根匍匐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试题示例】

例1.  英国科技职员研制源于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适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子发生失火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  清除可燃物               B.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  减少燃烧物的失火点       D.  使燃烧物的温度减少到失火点以下

【答案】B

【分析】  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氦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支持燃烧,所以起到隔绝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不可以燃烧,而熄灭.失火点不可以减少,减少的是温度.

例2.  炒菜时油锅失火,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是()

A.  清除可燃物          B.  减少失火点

C.  隔绝空气          D.  温度降到失火点以下

【答案】C

【分析】  立即用锅盖盖灭,并没清除可燃物,也没减少温度,只不过使外面空气不可以进入,可燃物缺少了燃烧需要的氧气,所以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一.考试知识点:

1.燃烧三要点;

2.灭火的原理。

二.重难题:燃烧三要点及灭火原理

易错点:

1.燃烧三要点缺一不可;

2.在灭火的办法之一是把温度减少到某物质失火点以下,而不是减少失火点。对于某物质的失火点是本身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

 

__________

1. 燃烧是人类最早借助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很多的热,都是要紧的燃料

D.只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答案】C

【分析】  

A、燃烧能放出热量,其它反应如中和反应等也是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B、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是燃烧,故选项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都是要紧的燃料,故选项正确;

D、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失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故选项错误;故选C

2.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借助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要紧的.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备可燃性是燃烧的最重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备可燃性的是____(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 ②氮气 ③氧气 ④红磷 ⑤面粉 ⑥二氧化碳.

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

【答案】  (1)④⑤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失火点 (3)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分析】  

物质具备可燃性是燃烧的最重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备可燃性的是:红磷、面粉;可燃物的燃烧达到条件,即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失火点,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故答案为:④⑤;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失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着火,一般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B.“吹灭蜡烛火焰”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扑灭森林失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厨房内煤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

【答案】C

【分析】  A、水基型灭火器会对图书、档案导致损毁,故错误;

B、用嘴吹灭蜡烛,使燃着的烛心温度减少到失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而不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错误.

C、扑灭森林失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从而灭火,故正确;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有可燃性,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可燃性气体,故错误;

4. 当森林或草场发生失火时,救火的手段之一是铲除火场周围肯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形成一道“防火墙”,其理由是()

A.使温度降到失火点以下          B.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使树木杂草变为不可燃烧的物质

【答案】B

【分析】  A、可燃物的失火点一般不可以改变,故A错误;

B、铲除火场周围肯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铲除火场周围肯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不可以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故C错误;

D、树木杂草是可燃物,不可以变成不可燃烧的物质,故D错误.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