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20届高中三年级语文一轮复习常考要点练习」默写

   日期:2025-02-13     来源:www.rfying.com    浏览:487    
文章简介:2020届高中三年级语文一轮复习常考要点练习: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诗人以复关指代男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作神态表现出恋爱中女子的痴情。

2020届高中三年级语文一轮复习常考要点练习: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诗人以复关指代男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作神态表现出恋爱中女子的痴情。

2.《离骚》中,屈原后悔以往的选择,经过检讨后决定“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推荐的做法,曹刿做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男子对漂亮贤淑的好女孩的日夜思念。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我们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手法细致入微地描写楼阁廊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诗中,集中体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一个人身份不同、所处处境不同,忧患的内容有别。

2.《赤壁赋》中,诗人在参悟了生活道理,与客人宴饮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内心解脱后的安适与自在。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李商隐的《无题》诗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通过抒情主人公从早到晚照镜、吟诗的行为来表现感情之深、相思之苦。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人以鸟为喻来表达志向,指明了君子小人不可能同群,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道理。

3.苏轼《赤壁赋》中觉得假如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_ ”;假如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生活观。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复关”借氓所居之地代氓本人,女主人公没见到氓和见到氓之后的表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觉得北伐中原的最后目的除去“攘除奸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作者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中的“假于物”在文中分别是指“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名篇名句默写。

1.《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遇见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自我检讨。

2.《离骚》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说,维持清白,捐躯正道,正是古时候圣贤所推崇的。

3.《赤壁赋》中“__________”一句写了要与动物为伴侣作朋友,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还有一句“__________”,也是借用动物作喻,说明天地广阔,慨叹生命何其短促。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第一写山之连,山之高:__________, __________;又用侧面烘托,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

2.《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对外面的毁誉淡然处之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从怀古转为伤今,家国破败触目伤情。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使用景物描写和听众反映来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 ,__________”这两句话告诫大家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成更大。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真挚淳朴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还有局限,不可以做到绝对的自由。

2.屈原《离骚》常常用香草来表明我们的高洁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制作衣服的材料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

3.孔子在《论语十则》中提出了对待“贤”与“不贤”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剖析宫廷里的随从护卫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奋不考虑身是什么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擅长借景抒情,渲染烘托,其中多处写到鸟,如“__________”衬托蜀道行走的艰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出羁旅之愁和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2.

韩愈在《师说》中觉得古时候圣人愈加圣明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了客人的洞箫声具备强烈的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致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生动地展示女主人公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的形象。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影布石上”的游鱼好像是与游者嬉戏的忽静忽动之态。

2.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与此意境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对于不是我们的东西,要“__________”;只有江风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可以自由享受的。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运用设问,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愁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中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最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非常不错地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拨云见日的勇气和高瞻远瞩的豪迈气概。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是什么原因时说,假如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__”;假如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_”,又如何会灭亡呢?

3.杜甫在《望岳》中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一诗中描写携带孩子的穷苦妈妈艰辛劳作的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古讽今是古人写文章时常常用到的办法,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卒章显志,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当朝统治者。

3.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又暗含时光易逝之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讲解学与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讲解了学与思的关系。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明词人杀敌卫国的壮志与渴望重新得到任用的心情。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2.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欢乐场景描写,揭示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现象。

3.庄子》中 “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

1答案:1.乘彼垝垣 ; 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2.回朕车以复路兮 ; 3.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是前者。考生应先剖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以复关指代男子……三个动作神态表现出恋爱中女子的痴情”“屈原后悔以往的选择,经过检讨后决定”“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推荐的做法,曹刿做出……评价”。默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如下词汇:“彼”“垝垣”“泣涕”“涟涟”“载”“朕”“徧”等。

2答案:1.绝代佳人; 寤寐求之;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分析:

3答案:1.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2.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分析:

4答案: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相与枕藉乎舟中 ; 不知东方之既白; 3. 佛狸祠下 ; 一片神鸦社鼓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容易见到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困难程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缘由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重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如此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类字主如果形声字,考生比较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庙堂、枕藉、佛狸祠、鸦、鼓等词,都要格外注意。

5答案:1.晓镜但愁云冀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2.鹜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3.则天地曾不可以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分析:

6答案:1.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2.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3.假舆马者; 假舟楫者

分析:

7答案: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3.侣鱼虾而友麋鹿; 寄蜉蝣于天

分析:

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法,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需要默写,如此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需要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师说》

1.中国古时候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样,韩愈为何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更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判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是什么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我们的态度,觉得如此做,最后致使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觉得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规范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医生之族耻学于师是什么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答案:1.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2.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3.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分析:

9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分析:

10答案:1.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分析:

11答案:1.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2.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3.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分析:

12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能过; 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2.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分析:

13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分析:

14答案:1.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2.长烟落日孤城闭; 3.虽一毫而莫取;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分析:

15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2.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是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剖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如下词汇:“恰”“跬步”“至”“畏”“遮”“缘”等。

16答案:1.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2.则足以拒秦 ;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分析:

17答案:1.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分析:

18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转轴拨弦三两声 ; 未成曲调先有情; 3.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分析:

19答案: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 3.此虽免乎行 ; 犹有所待者也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分数查询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类型型。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平常既应该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卷时看清题目需要,本题是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可以得分。此题默写时应该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赋、烂、柯、佛狸祠、鸦、犹。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洗,字迹了解,笔画明确;“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考试所选择的名句大多源于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怎么样识记这类课内的名句,需要肯定的方法。高考考试所考的名句,字可能没有多复杂,但肯定非常有迷惑性,考生常常在这类“浅水滩”“翻船”,缘由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了解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质来区别。所以在平常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困难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0答案: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分析: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