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20届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解说」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及价值

   日期:2025-02-13     来源:www.xwios.com    浏览:458    
文章简介:2020届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解说: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及价值 1、常识解说 (一)湿地的直接借助功能有: 1.提供水资源及丰富 动植物商品;2.提供矿物资源及能源和水运条件。 (二)湿地的间接借助功能有: 1.调蓄水量、调节气候; 2.沉积营...

2020届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解说: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及价值

1、常识解说

(一)湿地的直接借助功能有:

1.提供水资源及丰富 动植物商品;2.提供矿物资源及能源和水运条件。

(二)湿地的间接借助功能有:

1.调蓄水量、调节气候;

2.沉积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

3.与地下水交流和预防海水入侵;

4.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5.具备景观和旅游价值;

6.具备教育和科研价值。

2、同步练习

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海量,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读该国地区图,回答1~2题。

 

1.据图剖析,该国湿地海量的重要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冰川用途形成海量湖泊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目前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③提供丰富的农副商品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分析1.A2.A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为芬兰。结合所学常识可知,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用途形成海量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高。选A。第2题,湿地的生态价值主如果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等。选A。

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天对水量需要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读图,回答3~4题。

 

3.“夏秋季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该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周期性特征  

B.降水的季节性变化

C.气温的季节性变化   

D.植被的季节性变化

4.鄱阳湖芦苇分布面积的变化说明了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了  

B.连年干旱,丰水期“晚来早走”

C.生态环境明显改变     

D.降水增多,丰水期“早来迟走”

[分析] 3.B4.B第3题,鄱阳湖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多雨季节,湖泊水域广阔,天水一色;少雨季节,蒸发旺盛,湖水降低,显出湖底,出现草原景观,草洲无边。第4题,由图可知,三峡运行前芦苇面积小,三峡运行后,芦苇面积大。三峡运行后,入湖水量降低,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降低,致使芦苇面积增加,使气候干旱;或丰水期短,即“晚来早走”。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用途。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很多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很多枯萎。读材料,回答5~6题。

5.结合材料信息推断,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6.为预防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手段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变水质

[分析] 5.C6.B第5题,主要考查湖泊面积减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艾比湖是咸水湖,湖水降低,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湖水降低,湖水的含盐量增加,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水蒸发总量减小。第6题,主要考查预防湖泊萎缩的手段。退耕还草、保护水源,可以增加地区的降水量,增加入湖水量,防止出现湖泊萎缩现象。修建水库、调节径流,注入湖泊的水量或有所降低,会加剧湖泊萎缩。水产养殖会使湖水水质变差。种植芦苇可以改变水质,但不可以起到预防湖泊萎缩有哪些用途。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7~8题。

7.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目前

①光合用途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8.雨林中土壤贫瘠是什么原因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用途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用途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分析] 7.B8.A第7题,亚马孙河流域全年高温多雨,因为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成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优势表目前光合用途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群落生产力高。④是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第8题,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用途带走养分,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其周围区域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围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推行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现在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围湖泊所剩无几的重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降低

10.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9.C10.B第9题,由“黄河”和“灌渠”可知银川平原为灌溉农业区,农业开发,排水造田致使湖泊降低。第10题,湿地资源对城市具备调节、降解、美化、旅游等功能。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少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坐落于拉萨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据此完成11~13题。

11.拉鲁湿地坐落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含

A.降水较多

B.气温低,蒸发弱

C.地势相对低平,易积水

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

12..拉鲁湿地有哪些用途表目前

①是拉萨氧气的要紧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很大的蓄洪能力,可大大降低拉萨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关于拉鲁湿地的进步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进步畜牧业

B.借助湿地的大面积水域进步水产业

C.借助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类型,进步旅游业

D.借助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的广阔市场,打造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分析] 11..A12.C13.D第1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蒸发微弱,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在地势相对较低处蓄积形成湿地。第12题,拉鲁湿地能增加拉萨的空气湿度,调节其温度,排除②。第13题,拉鲁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意义重大,应因地制宜,遵循其生态发展趋势,从保护性开发入手。

1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区域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天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很多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很多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紧急干扰了天鹅的存活与繁殖。

 

 描述图示地区河流干流流向。

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答案] 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该区域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方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海量;盆地中国大陆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合理放牧,预防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进步的道路;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大环境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分析] 第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常识的学会。河流流向的判断办法:①地形地势,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②海陆情况,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③干支流夹角判断,一般而言,干支流之间的夹角<90°,为锐角;④河流宽度,河流上游河道窄,河流下游河道宽;⑤沉积颗粒物大小,河流上游沉积颗粒物较大,河流下游沉积颗粒物较小;⑥还可以从河流流量变化、横剖面、工业布局等方面判断。本题可以从干支流的夹角确定干流。第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湿地形成条件的掌握。湿地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而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从地貌条件来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湿地;从气候条件来看,降水较为丰沛地区易形成湿地,但降水少、有大量冰雪融水、气温较低且蒸发微弱的地区,因原有水分便于保存,也易形成湿地。第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措施的掌握。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应从法律、管理、宣传教育等角度分析。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等。

 

15.山东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要紧通道,沿湖区域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常识,完成~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点示意图。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围区域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种类面积统计图。

 

 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______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按期出现断流现象,重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南四湖及周围区域各景观种类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种类是__________。 

剖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围区域沼泽面积大幅度降低的主要人为缘由。

剖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 西北—东南季节性降水量较少,沿岸用水量大

湖泊台田鱼塘

大家借助沼泽,种植水稻,进步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建筑用地占用沼泽。

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增大;改变局部区域的气候,使周围区域气候湿润;利于水生生物的成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进步养殖业及旅游业。

[分析] 第题,从图示湖盆的延伸方向直接判断。第题,直接从材料二的统计图中读出结果。第题,沼泽属湿地,其面积大幅降低,可以从材料二各景观种类面积统计图中各景观种类面积的变化得出其主要的人为缘由。第题,南水北调通水对南四湖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水质改变,湿地用途增强;水量增加,通航能力提升,水产养殖及旅游业的进步条件改变;等等。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