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何呢?
"400元一罐的钙片、800多元的名牌衣服、2000多元的儿童自行车……”
昨天,熊熊妈开心地向好友展示自己孩子的“行头”时,好友的妈妈在旁边不禁笑着感慨道,“你们这类独生子女养孩子也够奢侈了。”
其实,如此养孩子的爸爸妈妈还真不少,他们的想法是:孩子吃的用的花点钱有哪些关系,再奢侈也不算浪费。为孩子“一掷千金”,成了他们表达爱的方法。
可几年后,奢侈品会被称作“旧衣服”;高档商品也变成了“过时货”。
这类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有帮助吗?
你会发现,孩子最好的教育,才是永不过时的奢侈品!
与其不停烧钱给孩子物质,不如给他这3样,孩子会感谢你一辈子!
01
兴趣喜好的培养马云说过:孩子不感兴趣喜好,将来30年你的孩子将找不到工作!
这句话已经得到证实:不少父母大价钱给孩子补课,把孩子送进大学,可他们出来连工作都找不到。
大学四年唯一掌握的就是打游戏、逃课、吸烟喝酒。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毫无兴趣,甚至不想上学,成绩不及格、挂科,是常事!
导致这类缘由的只有一个,他不喜欢。日常大家总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足以表明兴趣在学习中起到有哪些用途有多大!
感兴趣喜好的孩子,不只能收成快乐,当他全心投入的时候,也会把这种精神带到学习上去。
过去有媒体调查问卷显示,学业以外,80%的学霸喜好阅读,有75%的学霸喜欢音乐,65%会运动、看电视电影也占到62.5%。
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
所以父母目前必须要摒弃一种观念,孩子的兴趣喜好是可以忽略的,恰恰相反,必须要看重,由于这将影响他的一生。
02
常识眼界的拓展见去世面的孩子,有多不同?
有次老友聚餐,大伙都带了家属。不少孩子见到陌生人,不敢上前打招呼,怯生生地藏着爸爸妈妈身后。吃饭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
有个孩子却非常不同,他见到母亲的朋友,非常自然地上前打招呼,其他人问他问题,他会很礼貌地回话。小小年龄,双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一看就是见去世面的孩子。
孩子母亲说,孩子从小就跟着他们去过不少地方,每去一个地方,他们都尽可能让孩子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孩子看得多,听得多,学到的东西自然也就多了。
增开眼界,未必要去多贵的地方,要紧的是爸爸妈妈有没向孩子灌输常识。就算你带孩子去的地方只不过在一个小山村,一片小树林,只须你认解说,就能拓宽孩子的认知边界。
孩子的眼界,藏在爸爸妈妈的见识和格局里。
爸爸妈妈心态开放,孩子才敢于尝试,爸爸妈妈积极进取,孩子自然不甘平庸。让孩子在从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长大之后他才会看得长远,走得顺畅。
03
孩子不要奢侈品,需要你的伴随!之前,某小学班级家委会竞选,本来是找尽心尽力为孩子班级服务的父母,却成了爸爸妈妈拼简历的秀场。
一张纸简历砸下来,很多人表示假如你家没五套房,不是985、211的研究生,在公司没做到主管职位,就没资格当小学生的父母。
可这类出色的生活履历,就能证明自己是个好父母了吗?
可我让父母回忆下,有没接过孩子放学,多长时间没陪孩子吃晚饭,承诺的睡前故事什么时间兑现,他们都沉默了。大家总说太忙,忙着赚钱,忙着应酬,忙着加班.....
是啊,这个年代的爸爸妈妈重压太大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只能天天在风雨中不停地奔波。"放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是不少爸爸妈妈的无奈,也是当今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可是, 钱是永远赚不完的,而孩子的童年却只有一次。缺少爸爸妈妈伴随的童年,是孩子永远抹不去的心里阴影,也是爸爸妈妈和子女之间日渐疏远的鸿沟。
非常明显,孩子要的不是企业的CEO,而是父母的伴随,每一天他都在成长,每一刻都有惊喜要跟你推荐,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不少爸爸妈妈总感觉要做的事情太多事情太多,常分不清主次,可以记住这句话。
十年将来,你会由于今天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由于没多陪孩子一小时而后悔。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奢侈品是什么?
不是物质,而是心灵的富有。有爸爸妈妈伴随的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成长才会更健康。
最了解教育孩子的爸爸妈妈,会给孩子智慧、自信,让他活源于己的勇气和能量,这才是他一辈子最有力的支撑和依赖。
这3样只有爸爸妈妈能给孩子,你给了几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