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览各级各类考试,数学命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
(一)综合性
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与常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小学数学的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中应该注意:小数的相加、相减、相除三类运算中的小数点对齐问题,乘法运算中的乘数与被乘数共有几位小数,所得的积就有几位小数,不够时要补零。分数的加减运算应该注意通分(先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带分数相加减,应将整数、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然后将所得的结果进行合并,如分数部分不够减,要考虑向整数部分借。
分数运算中约分的思想是化繁为简的理论基础,要将它和关系重新组合、拆项等结合起来,加以练习。
(二)延续性
所谓延续性是指有关数学常识在未来的学习中会不会重新遭遇。从数学体系的角度来看,函数的思想、立体感的打造等都是尤为重要的。
这类内容在小学数学中总是表现为应用题的列式(方程),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的识图、运算与转化等。
(三)变通性
所谓变通性是指学生对有关数学常识的灵活运算的能力。
容易见到的有发现新规律,概念新运算的能力、优化设计(最大、最小)的能力、剖析推理(执因索果)的能力、与公式的变形与迭代(包含单位换算、数的进制、手表问题等)的能力。
2、关于数学应用问题的归类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总是是定义、公式的应用。
小学数学常见的一些定义、公式,应加以记忆。如: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购买建设债券和储蓄在实质上是一样的,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另一种方法,只不过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按期储蓄:一收获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率;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率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在比率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比率的基本性质);比率共有四项,假如了解其中的任何三项,就能求出这个比率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率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率,解比率要依据比率的基本性质来解。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的比叫做比率尺;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伴随变化,这两种量是两种有关联的量;圆的周长公式:C=2r或C=D;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1/2底高;梯形的面积=1/2(上底+下底)高;圆的面积=RR;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写成:底面积高等等。
(一)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
分率(百分率、利率、打折)的定义是解题的重点,其中标准量1的选取是解题突破口。
(二)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要弄清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三)行程问题
从表层意义上是考查学生对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的认识,从深层次的角度剖析,事实上是检查学生的变通能力,由于需要考虑的不止是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总是还涉及到时间、地址和方向等很多要点,因此,解这种题目的重点是认准什么是变化的条件,怎么样在解题中准确运用不变的公式。
(四)浓度问题(不作重点需要)
这种题目需要知道的关系式:
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溶液=溶质/浓度;溶质=溶液浓度
3、简单的几何问题
面积、体积问题
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何得到的?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如何得到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思索正方形面积是如何计算的?为何?
提示:大家在得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通过剪、拼等办法,对图形进行转化,从而得出相应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求表面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所有面的面积总和)长方体表面积是如何算的?这种题还有哪些方便的办法?圆柱体表面积是如何算的?
提示: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所有面的面积的总和,所以要先求各部分的面积,然后相加。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
求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提示:长方体其实也是一个柱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其实都是用底面积乘以高。
圆柱(锥)
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要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办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依据实质状况灵活应用计算办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质问题。
4、简单的统计
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还学过求平均数和求百分数等都是统计初步常识。
在统计工作中除去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用统计表来表示以外,有时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容易见到统计图有以下三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要认识统计图,并明确统计图的特征和用途,历程采集、整理数据和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过程。能依据绘制出的统计图,剖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质问题的一种方案和办法。
在学习统计常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日常的应用。
求平均数的重点,是要先弄清被平均的数目是什么,总数是多少;与需要的平均数是根据什么平均的,要平均分成多少份等等。
学会一些与百分数有关的定义,如: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利息等。知道有关利息的初步常识,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意,会借助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理解成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质生产日常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税收的计算也是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知道什么是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什么是成活率?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