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评测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
|
|
|
|
1、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试题一卷烟卷儿
B.着急 着力 看着
C.差错 差不多 出差
D.传闻 自传 传说
2.读拼音,写词汇。
jiào | huì |
教 | 诲 |
shū | kān |
书 | 刊 |
bù | chǐ | xià | wèn |
不 | 耻 | 下 | 问 |
zhì | pǔ |
质 | 朴 |
shuāi | lǎo |
衰 | 老 |
shù | shuō |
述 | 说 |
jiù | jiu |
舅 | 舅 |
3.仿写词汇。
津津有味依依不舍如醉如痴十全十美
牵肠挂肚心知肚明 硕果累累气喘吁吁
4.我会选词填空。
一……就……虽然……但……
由于……所以…… 不是……而是……
生活短暂如白驹过隙,大家要珍惜生命,充分借助时间来完成我们的理想。
我喜欢看小说,拿起来爱不释手。
这座桥已经建成不少年,它依旧非常坚固。
大家把鱼儿捉来吃,养在玻璃缸里玩儿。
5.下列四句话,与念书无关的一项是
A.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6.按需要完成句子训练。
书,让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是钥匙,为大家打开常识的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年代的念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的童年生活恰似一首轻快明丽的小诗,也似一支柔美高雅的舞蹈。
做笔记增强了我的记忆力,也训练了我的理解力。
做笔记训练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冰心喜欢读辞藻华丽的文静作品。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中的“急”是指要紧。
“敏以求之者也”中的“敏”的意思是聪敏。
《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在写“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时借鉴了巴金先生的作品。
“我读得非常快,囫囵吞枣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这句话中“囫囵吞枣”比喻“我”由于熟练而念书非常快。
8.依据所学内容填空。
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悟出了“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要写真情实感,可以借鉴和模仿,更要创造”的道理。
冰心给少年儿童的念书指导是:“念书好,多念书,读好书。”
学习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真的是七拼八凑。
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其他人的文章来参考。
此后,我就试着用我们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注:“虚假,要用我们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2、语文与生活。
明明的父亲给明明买了一箱书,各类型型的书都有。他说:“明明,念书有益无害,只须多念书,总能吸收里面的营养的。”你赞成明明父亲的说法吗? 请说说你的怎么看。
我不赞成明明父亲的说法。读好书当然有益,但读了那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书反而有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一谈到念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念书。倒不是四岁时读妈妈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天天晚饭后,必给大家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携带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时待,在妈妈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譬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由于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一谈到念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用途?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2自然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突出表现了“我”对《三国演义》的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感受。
我只好携带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时待,在妈妈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作者非常想了解下面的情节时的那种急切、期盼、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
作者下定了自己读《三国演义》的决心时毅然决然的内心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的句子中“越看越了解”的意思是
A.念书越多,常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B.读得快了,就了解书里的意思了。
C.认识书里的字了。
课外阅读。
生命的一部分
刘心武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天天都不能离开书,天天一定要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好像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假如不是书,那就肯定是报纸杂志。所以, 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在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可以。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丢了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丢了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也要念书。我很难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念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突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 于是,我开心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常识的台历,真棒! 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平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游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念书。
不可1日无书。古人早就主张过抓紧枕上、厕上、立刻的时间念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念书,大家今天的条件无论怎么样总要比马背上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书构成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将来,大家的灵魂势必变得,大家的双眼势必变得,大家的行为也势必变得。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汇的反义词。
索然无味—— 兴致勃勃——
2.选文第3自然段叙述了一件啥事? 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我”出差丢了包,由于包里有本心爱的书,所以非常懊丧。到了晚上,百无聊赖,突然发现桌上的台历,拿起来当书读,就少了寂寞和空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积累的关于念书的名言警句中,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意思相近的是:“1日无书,百事荒芜。”
4.联系上下文,从下面选择适合的词汇,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①明亮而深邃②理智而富于创造性③充实而丰富
5.选文第6自然段讲的是。
A.念书的办法 B.念书的益处 C.念书的感受 D.念书的技巧
6.联系我们的念书历程,说说这篇文章对你的启发。
我平常也喜欢阅读,童话、寓言、小说、古诗词……各种体裁的书我都读。念书可以开阔大家的视线,提升大家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更让大家知道了很多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习作天地。
请以“我念书,我快乐”为主题,记叙一两件关于自己念书的事情,来表现念书的快乐吧!
需要:
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