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 分 )
考生注意:
1.本试题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卷时,考生务必按答卷需要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题上答卷一律无效。
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如图1,一名正常新生婴儿的水平约为
A.0.035千克 B.0. 35千克
C.3.5千克 D.35千克
2.第一个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阿基米德
3.关于物体的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水平也相应的变小了
B. 一块木块分别放在空气和水中,在水中的木块水平比在空气中的大
C. 不一样的物体水平肯定是不一样的
D. 水平的大小与物体形状无关
4.通常来讲大礼堂或者电影院的墙壁会做成凸凹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 提升声音的音调
C. 增强声音的响度 D. 只是为了装饰
5.如图2所示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为了美观,不可以起到减弱噪声有哪些用途
B. 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丙图中,伴随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愈加大
D. 丁图中,蒙住眼睛的同学能分辨周围同学的声音,是由于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6.在“研究音调与什么原因有关”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要研究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他应该选择的琴弦是
A. 琴弦的材料,粗细相同,松紧程度不同
B. 琴弦的粗细,松紧程度相同,材料不同
C. 琴弦的材料,松紧程度相同,粗细不同
D. 琴弦的材料,粗细,松紧程度均不同
7. 如图4所示,是借助光的反射定律是
[来源:学。科。网]
8.如图5所示,是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9.光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
A. EO为入射光线 B. 折射角的大小为60°
C. BF为水和空气的界面 D. AD的右边为空气
10.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办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办法的是
(1)单摆的摆动周期与什么原因有关
(2)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3)研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
(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征
A.(1)与(3) B. (2)与(4) C. (2)与(3) D. (1)与(4)
2、填空题(每空1分,第19题每空2分,共29分)
11.最新的苹果手机iPhone X的机身厚度为7.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为1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单位)
12.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叫水平,水平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属性”或“特质”)。在SI制中,水平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宁区某校一探究小组研究了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密闭在容器里),并成功培育发芽,长成就实。从太空到地球,种子的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隆隆的雷声使人感到震耳欲聋,沙沙的细雨须侧耳倾听。这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它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不同类型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比较容易不同,主如果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同;演奏家能通过钢琴演奏美妙的乐曲,主如果声音的音调不同,因为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14. 课堂上物理老师敲击音叉时,同学们听到声音的时候发现音叉将小球弹开(如图7),说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___,引起音叉周围空气的振动以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如图8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通过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如图9所示,这是2018年1月31日的超级月亮,是152年一遇的超级天文奇观,当晚据了解有血月和蓝月轮番亮相,更有月全食来相助,三大奇观大饱眼福。月全食现象是因为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光在玻璃、空气、水这三种介质中传播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近似为____________________米/秒。
16.如图10,王芳同学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像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若她向平面镜前进0.5m,则她和镜中像之间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若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个时候她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可以”)在镜中看到我们的像。
17.如图11所示,当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60°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维持入射光线的地方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过10°时,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将转过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12所示的透镜中是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纯净水瓶仍在山上,如此做可能引起山林失火。这是由于盛有水的水瓶就等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从而使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枯叶失火。
19.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的特征,小明同学分别将物体A、B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与A、B一模一样的物体A¢、B¢探寻像的地方,如图13(a)、(b)所示。接着,他改变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如图13(c)、(d)所示。察看到A¢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请依据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初步结论。
[来源:Z,xx,k.Com]
(1)剖析比较图13(a)或(b)及有关实验结果可得:平面镜成像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2)剖析比较图13(a)和(c)和(d)及有关实验结果可得:__________。
3、作图题(每题4分,共16分)
20.依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14中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度数。
21.如图15所示,完成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22.依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16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3.如图17所示,依据光路图,填上适合的透镜。
4、计算题(第24题4分,第25题5分,共9分)
24. 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两车相撞了,小明在看到两车相撞后,2秒钟后听到了汽车相撞的声音,求小明距事故地址的距离?(v空气=340米/秒)
25.借助声呐探测海深时,是借助回声的原理。如图18所示,当探测船到达探测海面时,由船上的发声仪器发出声音,在6S后,接收到回声,请求出此处海的深度?(v海水=1500米/秒)
5、实验题(每空1分,第30题(23)(24)空每空2分,共26分)
26.如图19所示的刻度尺,他的量程是__________,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厘米。为了提升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办法,减小测量的误差(选填:① 使用最小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②使用量程更大的刻度尺;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7.如图20所示,甲、乙 为一位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时打出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段。
(1)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__秒在纸带上打一个点。
(2)在图20甲中,从A点到E点的时间为__________秒;在图20乙中,从A点到C点的时间与从C点到E点的时间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比较图甲乙两条纸带打点状况,__________做实验(选填字母)。
(2)另一小组选择了A、C两个透镜做实验,说明他们在探究“凸透镜的焦距跟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关系”。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23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__________,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
(3)本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使用了__________的科学办法。
30. 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传播状况。进行了如图24所示的实验,得到的数据分别填入表1、表2、表三中。
表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 表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 表三(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
|
(1)剖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 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剖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剖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7、2与8、1与9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光的折射现象也遵循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4)剖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 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5)小王同学在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实验,发现了如图25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折射光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适当的猜测:当继续增大入射角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会是以下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
娄山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 号 |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
1、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 1、C 2、A 3、D 4、A 5、D 6、C 7、D 8、C 9、B 10、A |
2、实验题: (每空1分,第19题每空2分,共29分) | 11、毫米(mm); 克(g)。 12、物质; 属性; 千克(kg); 不变。 13、幅度; 音色; 频率。 14、振动; 声波(疏密波); 声源。 15、同种均匀介质; 空气; 3×108。 16、2; 1.6; 3; 仍能。 17、30°; 120°; 20°。 18、ACE; 凸; 会聚。 19、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大小一直相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
3、作图题:(每图4分,共16分) | 20、入射光线AO、法线、入射角 及度数 各1分。(4分) 21、折射光线、法线、垂直、箭头各占1分。(4分) 22、对称正确1分;虚像正确1分;直角1分、字母1分。(4分) 23、每一个透镜2分(4分) |
4、计算题:(第24题4分,第25题5分,共9分) | 24、解:s=v空气t 2分 =340米/秒×2秒 1分 =680米 |
25、解:s=v海水t 2分 =1500米/秒×6秒/2 =4500米 | |
4、实验题:(每空1分,第30题23、24每空2分,共26分) | 26、10cm;1mm;3.3;①③。 27、(1)0.02;(2)0.08;相同;乙。 28、(1)相同;便于确定像的地方; (2)较黑暗; (3)不合理;实验次数少,不可以得出常见规律;(4)没 29、(1)AB或CD; (2)凸透镜形状;凸透镜的材料相同;小; (3)控制变量法 30、(1)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2)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 (3)可逆; (4)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