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教育让孩子丧失自我学习力
一说到孩子的学习,父母一直有着太多的抱怨:不走脑子,错过的题改了之后还是一错再错,写作业磨蹭,一边玩儿一边写,效率非常低为了让孩子改掉这类不好的习惯,父母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依旧没提升,学习习惯也没改变,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孩子学习力的丧失呢?
过度保护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担忧或不安而采取过分保护、包办代替与控制孩子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
小学五年级的小光是个既孝顺又懂事的孩子,可是他的学习却一直让母亲十分头疼,表目前不喜欢动脑子,写作业磨蹭,一边玩儿一边写,学过的常识常常记不住,母亲最恼火的是小光的错误率非常高,错过的常识改过三四遍还会错,而且不该错的也错,每次考试题子上全是红杠。为了小光的学习,母亲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从检查作业到天天的复习,检查作业中的错题,找到后再帮小光抄下来,督促他改正,假如还不会,就给小光再解说,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外语,门门这样。尽管如此,小光的成绩仍然是全班倒数。母亲特别生气,自己付出这么多辛苦,却看不到一点成效,母亲的脾气自然好不了,把恼火全撒到小光身上,整天在学习上指责小光,逼着他学习。除去学习以外,小光想玩儿、想看电视的需要,母亲一概不同意。
和平区教研室教研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周梅觉得,小光母子的状况是典型的父母过度保护的教养模式,在孩子学习问题上的一个体现。小光母亲在孩子的学习上花的时间不少,参与了小光学习的全过程,但小光却没自由的成长空间,导致他对学习非常厌烦,一提学习就咧嘴。从小光来讲,他厌烦母亲催逼着学习,控制他的所有,不让玩儿也不让做他想做的事情。其次,小光还不能离开母亲,他在学习上对母亲强烈地依靠,他得借用母亲才能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结果他对母亲越是依靠,他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力就越每况愈下,越是学习力不可以,母亲就越着急。
过度保护教育的三种表现方法
1、父母常常为孩子过分地担忧与不安。表目前学习方面,就是父母唯恐孩子学不会,考试考不好,老师会批评。2、时时处处包办代替。父母对孩子的平时生活,包含学业、健康、交友甚至前途有太多的担忧和不安。这种不安致使父母对孩子过分地负责,给予过度的帮忙和保护。3、对孩子严加控制。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忽略孩子的能力和倾向,期望孩子完全听从父母的需要和标准去做,以父母的意志为意志。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理论的看法,假如父母对孩子时时过度保护,孩子没了我们的需要,就不会有追求和目的。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使孩子丧失学习责任感。2、剥夺孩子能力增长的机会。3、导致孩子依靠性强,缺少自信。4、致使学习兴趣的丧失。
而学习责任感的丧失使孩子常常不可以独立品尝成功的果实。你看如何,我给你讲对了吧,叫你背这个对了吧。父母常常如此对孩子说。尽管孩子获得了好成绩,但他会有独立品尝成功果实的领会吗?若是孩子独立完成人高考了好成绩,他会特别高兴,也会形成他日后学习的一个推力。
面对孩子的学习,父母应该让孩子做学习全过程的主人。
1、培养孩子学习责任感,让孩子掌握承担责任的后果。不少父母不想让孩子的作业、考试错得不少,在班里非常没面子,被老师批评,就不由自主地包办代替。父母要丢开这个面子,让孩子掌握自己负责任,他上课没注意听,写作业不认真,常识没学会,测验没好成绩,什么地方错了,孩子下次就会警醒,而父母的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失去这种责任心,过后还会错。
2、要让孩子自己成为学习全过程的主人。学习全过程从预习开始,上课听讲,认真做完作业并检查,有错误要准时改正,之后是复习,迎接考试,考试后要总结,改正错题。而不少父母除去上课不可以跟着听,其他过程几乎都在参与。有一个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再出错,买了九本测试题,让孩子一遍一遍地做。如此的方法不只不会让孩子主动学习,还会让孩子愈加厌恶学习。
3、假如孩子学习中遇见不会的题,父母不要立即上前告诉孩子答案,要启发孩子独立考虑。要让孩子培养主动找错、改错,不懂不会的问题要准时问的习惯。这是不少孩子学习成绩降低的重点原因。现实状况是父母给孩子找错,错题本也是父母抄,然后再解说,督促孩子改正。
周梅老师说,目前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可是学习却这么费劲,学习对他们来讲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类是由于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与父母在学习上过多地参与和关注。孩子抱怨没时间玩儿,兴致不高,学习热情衰减,学习上一定不可以积极面对,只剩消极抵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