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期遇上中考,作为父母,大家应该如何更好地为孩子帮助?
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妈妈,即便再关心孩子,也要适度降温,伴随孩子要时刻谨记“三颗心”──不要太关心,不要太有好奇心,不要太热心。
必须要给孩子留有肯定的空间,不要侵入过多。——《爸爸妈妈成熟了,孩子就成才》
01
别想控制青春期孩子
当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以你不习惯亦不喜欢的方法告诉你话、与你相处,甚至和你顶撞时,先别急着生气,更不要一巴掌打下去,他正在用这种方法向你宣告:我,已经进入青春期了!
“青春期”这个名词非常难讲解,但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深有领会:
那个从小无比依恋你、围着你转的“跟屁虫”,会在某天忽然拒绝你再拉他的手;
那个一直快乐、满足、合作的孩子不见了,眼前的孩子悖逆、愤怒、沮丧……
这所有都让做父母的惊惶失措。
在青春期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不再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是普通人,跟其他人一样的普通人。
父亲们都说:“青少年叛逆就是翅膀长硬了,想飞了,叛逆了!”
母亲们则说:“青少年叛逆起来良心简直像是被狗吃掉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经有了大人的样子,但心理上并不成熟;他们看着应该懂事了,但其实远远没……
他们想独立,不想再被过分呵护;他们想做主,穿标新立异的衣服,穿耳洞、戴耳环、甚至刺青……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张力十足,总想标榜我们的独一无二,不惧怕任何试图阻拦他们的人和事物!
因此,父母的过度管制对他们来讲是很难忍受的,他们不会再俯首帖耳“受制于人”。
所以,爸爸妈妈必须要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们越是不屈,越想离得远远的你。
想控制他们像控制多大岁数的孩子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02
用智慧斡旋荷尔蒙的力量
从青春期刚开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他们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占据和控制,想法和行为都将产生巨变——这股力量就是荷尔蒙。
大家都不难发现——青少年的身体常常好得很难置信,他们可以在24小时内就从流感中恢复过来;每餐大快朵颐,体重却未必增加多少。
有些孩子熬夜看足球或赶作业,第二天还能精神百倍,这对大家大部分成年人来讲简直很难想象。
大家为此感叹:
看,这就是青春!
却非常难将这旺盛的生命力同荷尔蒙联系起来,但事实上,青春在非常大程度上就归因于孩子体内存在的过剩荷尔蒙!
荷尔蒙对孩子身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迅速长高、变声,胖墩墩的小孩子会一下子变成满脸胡茬的小伙子,细瘦的小姑娘突然有了仪态万方的女人体态。
此外,荷尔蒙还对大脑产生复杂的影响,当荷尔蒙涌入大脑后,一场看不见的化学反应飞速发生,时间要持续好几年。
科学家发现,荷尔蒙使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特别活跃,因此青少年的情绪起伏都比较大。
大脑最晚成熟的地区是额页,一般要到20至25岁才成熟。
额页是大脑的总指挥,掌管理智、决策,人能控制自己不好的意念,使“潘多拉的盒子”总处于封闭状况,就全是额页的功劳。
而对于十多大岁数的孩子来讲,他们的情绪被荷尔蒙折腾得阴晴不定,晚熟的额页又不可以出来控制局面,所以整个人看上去冲动不理性。
知道是荷尔蒙使孩子的心绪不稳,爸爸妈妈对孩子就会多一分体谅,少一分责怪,心态也能变得平和、冷静一些。
譬如,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大家就了解那是在宣泄情绪,不是故意和爸爸妈妈“对着干”、“挑战爸爸妈妈底线”;
他们为一点小事哭泣不已的时候,大家就了解那也是正常反应,不必大惊小怪、忧心忡忡;他们在发牢骚的时候,大家也能包容,不会拒绝倾听……
爸爸妈妈更理解孩子,亲子关系就不会那样紧张,孩子的青春期就过得更顺当一些。
03
爸爸妈妈要准时调整心态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即便在亲子关系融洽、爸爸妈妈很睿智的家庭里,青春期引发的动荡也足以减少全家人的生活水平。
有的孩子的青春期相对平顺,有的孩子则特别不听话,可以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如此的孩子对爸爸妈妈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处置不当,家庭就将进入“危机期”,面临“双输”的局面……
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妈妈是最不好当的,常常“吃力不讨好”!
面对孩子的巨变,大人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筹备,调整我们的心态,不可以孩子一叛逆自己就先沉不住气。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爸爸妈妈即便再关心孩子,也要适度降温,伴随孩子要时刻谨记“三颗心”──不要太关心,不要太有好奇心,不要太热心。
必须要给孩子留有肯定的空间,不要干预过多。
在青春期,孩子的身心正适应自然的规律蓬勃成长,大家大人也要改变管教的态度和办法。
孩子都期望有我们的空间,长大更是。
爸爸妈妈太侵入,孩子就会逃避。
孩子是根据他成长的规律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家大人用管教的方法也要伴随调整了。
就像坐在树荫下乘凉,阴影会伴随阳光移动,大家就要持续的挪移大家的椅子,才不会被阳光晒到。
而不是坐在那边不动,却要树移动一样,那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04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不可以“太较真儿”
假如父母知道一些青春期孩子的特征,在心理上有所筹备,在面对孩子的变化时就不会特别被动,教育孩子时也不至于过于“较真儿”。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念高中了,平时住校极少回家。
一个周末,她带了两个朋友一块回家住,她和老公都非常高兴,晚上仔细研究了菜单,计划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买菜,中午做一顿大餐款待这类孩子们。
第二天挨近中午的时候,两人正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三个睡眼惺忪的孩子终于起来了。
一看到父母筹备饭菜,孩子就皱眉:
“妈,大家不在家吃,中午约了同学去外面吃。”
妈妈的锅铲停在半空中,父亲快点接话:
“大家也还没有吃,立刻做好了,就在家吃吧!”
“不可以!”
孩子斩钉截铁的说:
“大家已经迟到了,要快点走了,你们可以留到晚上再吃嘛!”
临外出还补了一句:
“你们如此我会有重压的!”
说完就在同学的“谢谢”与“再见”声中外出了。
夫妻两个又生气又沮丧,你看我,我看你说不出话来。
我这个朋友说,其实他们当时完全可以训诫孩子:
“你这是不懂事!”
甚至可以夸大一些说:“你这是不孝顺!”
但出于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认知,他们选择了包容和忍耐。
朋友说,当着同学的面批评她,会让她非常难服气,还影响了她出去玩的好心情,而且,可能将来再带朋友回来,她会提前打好“预防针”,告知他们:“在我父母面前必须要如何……”
那时,他们将面对一个虚伪的孩子。
我觉得我这个朋友是个非常智慧的妈妈,她不“较真儿”的教育办法,非常值得大伙借鉴。
05
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
面对不时向自己“宣战”的孩子,爸爸妈妈具体该怎么样管教?哪种智慧才能“降得住”孩子?
有一个男生在青春期时很不听话,不管父母和他讲什么,他永远有理由反驳。他爱听西方时尚歌曲,步伐非常快,这让爸爸非常反感。
有一次,立刻要考试了,他一边听着震耳欲聋的音乐,一边斜躺在沙发上看书。爸爸见了,大声斥责他,叫他关掉音乐。
没想到男生不只不听,还“砰”的一声把房门关上了。做爸爸的一下子气极了,开始打儿子,下手非常重,儿子却一点不求饶,一脸倔强。
爸爸见此更生气了,没命似地打儿子,老婆见此吓哭了,快点替儿子求情,老公却毫不理会,一直打到自己累了才罢手。
当天的晚饭,父子两个都没吃。
做爸爸的一夜无眠,深思我们的教育出了那些问题,不知道儿子为何变成如此?
清晨,男生主动来向爸爸道歉了,看着儿子身上的伤痕,做爸爸的忍不住哭了,连向儿子说“对不起”。
他看到个子已经超越我们的儿子,内心既后悔又惭愧,决心将来不再拿大人的权威去压制儿子。
后来,男生依旧没舍弃他的音乐喜好,爸爸却掌握了包容和同意,他和儿子一块听那些吵闹的音乐,试着融入儿子的生活。
甚至有一次儿子请求他陪同去参加歌手签唱会,他都赞同了。
但在签唱会现场,他们看到不少精神风韵都不太积极,和他年龄差不多的歌迷,爸爸问儿子说:“你期望自己和他们是否一样?”
儿子摇摇头。
从那将来,儿子不再盲目崇拜那些歌手,开始收心学习,成绩节节攀升。
在空闲时间,他开始了歌曲创作,还获了大奖。
父子两个的关系也没再出现过大的问题,做爸爸的暗自庆幸:
幸好当时准时转变了想法,改变了和儿子的相处方法,解决了亲子冲突……
原来,耐心、理解和包容才是教育青春期孩子的秘籍。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