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的大门上有一把坚固的门锁要打开,条件是不可以弄坏这把锁。粗大的铁棒自以为非常有方法,而且它也相信自己肯定可以打开这把锁。于是费了非常大的劲去撬、捶,结果还是无功而返。
站在旁边的小钢锯有点看不下去了,就说:“还是我来吧!”结果呢?任凭它左锯右拉,门锁还是纹丝不动。
这个时候,一把毫不起眼的钥匙悄悄出现了。别看它身子扁平弯曲,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只见它一猫身就钻进了锁孔,身子一拧一下子就把那把坚固的门锁打开了。
“你是如何做到的?”铁棒和钢锯不解地问。
“由于我懂它的心。”钥匙轻柔地回答。
懂其心,才能会其意;会其意,才会知其行。这是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时要拥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最实质、效果最好的办法。可是,目前却有太多的爸爸妈妈不懂孩子的心,不知道孩子的意思,不了解孩子的行为。以至于,孩子出了紧急的问题时,爸爸妈妈还蒙在鼓里,还不了解是什么问题,稀里糊涂。甚至有些爸爸妈妈还会把责任都推给孩子,怪孩子不懂事、叛逆。
有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女生,忽然之间就跟爸爸妈妈说不想去学校了,然后就回家闭门不出,这可急坏了孩子的父母。孩子爸爸妈妈让我想个方法,说服孩子回到学校里继续上学。
我问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哪些原因让孩子厌学的?”这对夫妻一脸无辜地回答说:“大家也不了解她为何厌学了,这孩子平常也不和大家交流,啥事也不跟大家说。她说不上学就不去了,给她讲道理不听,骂她就把自己锁到屋里,不吃不喝……”
看来这对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孩子一无所知,孩子内心的大门已经不再向我们的爸爸妈妈打开。当我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说出了心中的“隐私”。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倒数1、,由于这一点得不到老师的“看重”,一些同学对她也是避而远之。还有一个缘由,女生已经和比她高中一年级级的男生谈恋爱了,并且和男生一块到家里见了他的爸爸妈妈,这位男生也已经不上学了。对于这类状况,女生的爸爸妈妈根本就不了解。
类似的现象,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比比皆是,爸爸妈妈总自以为是,自觉得孩子是自己生养的,对孩子了如指掌,妄下结论,有多少孩子就是由于爸爸妈妈的自觉得知道,而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出现裂痕并发生冲突的。
其实,爸爸妈妈所谓的认知孩子,大多都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根据我们的意愿,依据个人的需要所下的结论,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依据孩子的意愿,根据孩子的内心需要所作出的反应。这就好比是用锤子砸锁一样,最后锁不只开不了,还或许会被砸坏。锁坏了可以换一把,假如亲子之间出现了矛盾就非常难修复,即使是通过爸爸妈妈的努力重新打造关系,在孩子的心里也会留下很难磨灭的阴影。
爸爸妈妈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要充当锤子和锯有哪些用途,而是要做一把钥匙,一把可以打开孩子心灵之锁的钥匙。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在平常和孩子交流交流的时候,多使用倾听的方法,多听听孩子的内心世界,领会孩子的内心感受,在做出决定之前,征求一下孩子的建议,并且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爸爸妈妈也只有如此做,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和认同,才可以和孩子维持交流的管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