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母亲长跪儿子一小时」不懂感恩的孩子,是这个年代最大的悲哀

   日期:2025-02-15     来源:www.tanketang.com    浏览:496    
文章简介:日前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 为了劝任性的孩子去上学,一位母亲直直地跪在孩子面前,而孩子却坐在椅子上,翘着脚,悠闲地玩着手机,丝毫不把妈妈这一副模样放在眼里。

日前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

「母亲长跪儿子一小时」不懂感恩的孩子,是这个年代最大的悲哀

为了劝任性的孩子去上学,一位母亲直直地跪在孩子面前,而孩子却坐在椅子上,翘着脚,悠闲地玩着手机,丝毫不把妈妈这一副模样放在眼里。


更过分的是,这位母亲跪了一个小时,男生非但不理母亲,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高兴每一天。”

对妈妈的良苦用心,视而不见,甚至还仗着妈妈对他的爱,把妈妈的尊严践踏在脚底下。


如此的孩子,着实使人心寒。


爸爸妈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付出所有却养不出一个了解感恩的孩子。


而这位妈妈大概不了解,正是她对孩子不加限制的爱,才将孩子变得这样任性妄为。


古语有言:“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跪着的爸爸妈妈,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毁掉孩子最快的方法:

一味地在物质上富养他


过去和一位心理学的朋友分析一个新闻事件。


上海一名男子,向妈妈索要2万块,妈妈没,男子就让妈妈去亲戚那里去借,妈妈不愿。


哪个知,男子直接动手要挟,将妈妈在空中狂甩,用衣服狂抽妈妈的头部。


妈妈伤心又无奈地瘫坐在台阶上,一脸绝望。

是什么让一个孩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妈妈拳脚相加?


朋友一句话一语中的:“正是妈妈无底线的爱,无底线的物质满足。”


不少为人爸爸妈妈者,本着“再苦不可以苦孩子”,惯着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其他人家的孩子有些,我家孩子也要有。


不可以让孩子被其他人看不起,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


就算月薪3000,压弯了背脊,也要供孩子过着富人家的生活。


爸爸妈妈自己买一件50块的T恤都得思量良久,孩子却一身名牌,随随意便一双鞋子就几百上千。


爸爸妈妈在外吃顿像样的盒饭都不舍得,病了怕烧钱不敢去医院,给孩子烧钱却像泼水一般,一餐饭花掉上百。


于是,没钱人家硬生生养出了一个烧钱大手大脚、不知人间疾苦的“富二代”。


全民富二代,恰恰是这个年代最大的悲哀。


等到孩子长大,他早已不是几十块、几百块就能随便满足的了,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爸爸妈妈日渐会无力支撑。


已经习惯被满足的孩子,忽然被爸爸妈妈一口拒绝,心理承受不了巨大的打击,为了威胁爸爸妈妈让步,就更容易选择偏激的方法。


近些年,如此的孩子愈加多。

江西一位15岁的少年,由于爸爸没给他买电脑,居然直接跳楼自杀死亡,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5岁日本留学生汪佳晶,每一个月都要从妈妈那里索要7000元生活费,妈妈四处举债供他上学,一时拿不出钱,他居然残忍地捅了妈妈9刀。


富养没了底线,爱没了限制,就会成为抹杀孩子的刀子。


正如卢梭所说:


“你了解用什么方法,肯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言听计从。”


一味在物质上富养孩子,不是爱,是最大的害。


爸爸妈妈的过分娇纵,越爱越心寒


从小被满足的孩子,习惯了饭来张口、爸爸妈妈一味迁就的生活,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辛苦,愈加不会感恩。


上海一位10岁的孩子,只是为了想在网红面前炫耀自己,就随便地把刚去世爸爸的5万丧葬费打赏了网红主播。

雪上加霜的是,这位母亲还身患癌症。


都说没钱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这个孩子丝毫体谅不到家的艰难。


自私不懂事的孩子,最伤爸爸妈妈心。


此时,母爱有多深,心就有多痛。


想起另一则新闻。


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家照顾生病的姥爷,家还有两个妹妹,19岁的李晓买面对窘迫的生活,丝毫没怨言,坚持勤工俭学帮爸爸妈妈扛起了一片天。

高考考试后的暑假,他去餐厅当传菜员,一天走2万多步,由于要端那种非常重的盘子,手臂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 


不光这样,除去要打工,李晓买还要为妹妹买菜做饭,晚上得督促两位妹妹做功课。


他2个月挣了7800元,攒够了大学的学费。


他非常懂事地说:“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了。”


同样都是少年,同样都是家徒四壁,有些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付出和苦难麻木无感,而有些孩子却了解心疼爸爸妈妈,想为爸爸妈妈分担。


于爸爸妈妈而言,有一个这样有责任心、又上进的孩子,才是日常最大的慰藉。


一个爸爸妈妈最大的欢喜,不是子女成器,而是孩子终于了解了自己。


爸爸妈妈最大的过错,就是过度保护孩子


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讲了一对兄弟一母同胞,生活际遇却天差地别的真实故事。




富哥哥住着联排别墅,是一个身价千万的企业家。


而弟弟居无定所,开着一辆卡车,靠打零工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从小,两个人的环境并没多大的不同,一样的房子,一样的事物,一样的教育,一样的爸爸妈妈……


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在20岁之前,弟弟一直在吃糖,哥哥却总在吃苦。


当弟弟躲在爸爸妈妈怀里游手好闲的时候,哥哥在帮其他人遛狗、维修草坪、送报纸,在超市打工。


当弟弟闲得到处闯祸的时候,哥哥已经离家创业,历尽艰辛去做买卖,赚到了生活第一桶金。


弟弟生活在甜甜的蜜罐里,享受着爸爸妈妈的宠溺,长大后变成了任何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


哥哥在生活一次次锤炼下,掌握了怎么样生活,怎么样为人处事。


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使然。

但你再爱孩子,也没办法永远替他走路,也不可以把他捧在手心一辈子,过分娇纵至死。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


“所有都给孩子,牺牲所有,甚至牺牲我们的幸福,这是爸爸妈妈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该让孩子吃的苦,一点都不可以省。


社会不是孩子的爸爸妈妈,童年不吃苦的孩子,成年之后更吃亏。


真的有远见的爸爸妈妈,都下得了狠心,舍得苦孩子。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