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资深班主任给出17个教育建议,期望新的一年父母能和老师一块努力

   日期:2025-02-16     来源:www.avpparts.com    浏览:378    
文章简介:做了40年的老师,当了30多年的班主任,接触了1000多个形形色色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我总有一种想给初中生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的冲动,不吐不快,遂有此文。 教育孩子困难,从“需不需要带手机”的小问题到“怎么样给孩子作表率”的复杂难点,都在一刻...

做了40年的老师,当了30多年的班主任,接触了1000多个形形色色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我总有一种想给初中生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的冲动,不吐不快,遂有此文。

教育孩子困难,从“需不需要带手机”的小问题到“怎么样给孩子作表率”的复杂难点,都在一刻不停地困扰着家庭。

一位资深班主任大全了孩子成长中容易见到的17个问题,值得关注。

1

关于品德对于人格的健全和道德品质的优良,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第一关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社会公德和责任感,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革新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应付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团结协作,尊重别人,甘于付出——这类,都比分数要要紧得多。假如孩子在以上任何一个方面有问题,即便分数再高也不值得骄傲。这是大家教育孩子的基础原则。

2

关于分数越想让孩子获得理想的分数,就越别抓住具体的分数不放。对于孩子来讲,历程一次考试,就好似战士在硝烟弥漫的现场上打了一次冲锋,已是身心俱疲。此时,他们需要的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而决不是简单的居高临下的训斥。我的建议是,在孩子们结束考试的那一天的晚上或者中午,一进门就对他说:走,大家去下馆子,你辛苦了,大家也跟着你沾沾光。饭后,爸爸妈妈都坐下来,铺开一一剖析,让孩子说错是什么原因什么。你们要说的话,只有一句即可——比我强多了,我相信,你下次定会有进步;同时,用手摸摸孩子的头,或者他的肩膀。

3

关于专注每个父母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成绩出色,孩子的考试分数甚至已经成为决定家庭幸福指数的要紧指标。岂不知,学生获得出色成绩所依靠的,除去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力和强烈的求知欲。那些“学霸”们上课、作业、自习时全神贯注,他们困难在学习的时刻分心。相反,那些手机不离手、听到窗外有一点异动就东张西望,蝴蝶来了捉蝴蝶、蜻蜓来了捉蜻蜓的同学,他们的学习成效一般不佳。父母应该自己察看,再向老师知道,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学习不够专注;若是,那可得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了。

4

上课发言一般说来,每一个举手的同学,在举手之前,都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考虑,并且有了答案(尽管这个答案未必完全正确)。在举手等待老师提问的时间,他仍然在考虑,假如老师问到自己,应该怎么样回答,而一旦发言,就又得到了一次表达练习的机会。可以确定的是,没筹备发言的同学,在一定量上舍弃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宝贵的机会。至于没进行认真而缜密的考虑就举手争取发言的同学,那是“闹腾”,不在此例。

5

关于困难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不但获得优秀成绩的精神基础,对于漫长的一生来讲,更是至关要紧。学习犹如爬山,既非常辛苦,还不定遇见什么沟坎,没坚强的意志,是非常难观赏到顶峰的无限风光的。一节课下来,总是有似是而非的问题困扰着孩子们,仿佛有的懂了,其实并不尽然。对此,那些意志坚强的孩子,总是表现出不弄懂决不停手的劲头。假如孩子一遇有难点就放过,那可要动动脑筋,看看如何让孩子也坚强起来,不然,跟他要分数,就是一句空话。

6

关于与老师的交流每一个成绩出色、各方面均表现好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一般都与老师维持着健康而好的交流。他们从内心里尊重老师,当然也尊重老师的劳动,但不需要物质去玷污教育的神圣。老师假如收了父母的礼,在面对的孩子的时候,会左右为难下不了手;孩子假如了解父母给老师行贿,他们不但没办法面对父母,更要紧的是,过去非常漂亮的老师,在他们心中威信会一落千丈——贿赂老师,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假如真的尊重老师,每个父母都会想出纯净健康的与老师交流的方法。

7

关于“比”很多的父母,在看到孩子成绩将来,会不由自主地对比。却不知,如此的攀比,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是很沉重的,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自卑感,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如你的孩子真的不出色,那也是父母一手导致的。所以,什么时间都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其他人孩子的长处相比。再拿到成绩不佳的时候,可以如此说,很好,比我小时候强多了,大家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8

关于父母会各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到两次(有些学校甚至召开三四次)父母会。我郑重劝告大伙,届时,别以忙为借口随便请假缺席。或许你感觉,学校给孩子上课就好了,折腾父母做什么?事实上它非常重要,要紧到假如你不到会,可能要影响到你的孩子的进步!我如此说,可不是小题大做:父母不到会,会在老师的意识中留下不大看重孩子的印象——这可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会上,老师会传达不少信息,除去交流学习成绩和状况以外,还要宣布有关规章,譬如,不可以带手机进校,别带太多零钱等等。事实证明,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总是是父母没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的结果。

9

关于孩子犯了错误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犯了错误误的地方。我要强调的是,当孩子的错误触有学校的规定,老师打来了电话,作为父母应持的态度,是——配合,积极地配合!可别第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派学校老师的不是,那既显示出你少有涵养,更要紧的是,会给孩子以遇到事情不反省自己,只迁怒别人的诱导。

10

关于班干部我不只一次听父母说过,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认可他们去担任班干部。此话听起来在理论上没问题,专心致志学习以获得高分,会有哪些错呢?事实上,学习成绩出色的学生,在任职的过程中,其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置复杂事情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类在以后的生活旅途上可比分数要紧得多。值得指出的是,在各种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成绩极少遭到负面影响,反而由于责任感的提高,促进了成绩的提升。

11

关于青春期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也就意味着他进入了青春期。我曾断言,一家人加起来,也“斗争”不过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像大人的更年期。青春期的核心看法是——理解。在此基础上跟孩子平等交流,以赏析的见地看待孩子,即便他做得不好,你也先压下别责备(他本人更了解他做得不好),假如能像朋友那样坐下来聊聊最好不过,在聊的过程中,讲讲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春风化雨般对其进行感染,当令引导,方可达到目的,反之,他会与你相背而行。

12

关于是不是上艺术班我要告诉各位,假如孩子确实喜欢美术和音乐,拥有肯定的基础,而且家庭的经济条件很好,那样,选择学艺术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假如孩子就是由于成绩差,并没艺术细胞,只不过为了躲避学考,图个轻松,别由着孩子,请“软硬兼施”,想方法引导他学习才是正道。

13

关于手机孩子上学需不需要带手机,说起来也是个事,带吧,怕由于玩手机耽误学习;不带吧,又怕不可以准时联系到孩子,心里惦记。我的建议:不带!有太多由于手机而耽误正事的事例了。孩子们玩手机可比大家成年人灵巧多了,网上的那些内容比课本里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手机在哪儿,他们的心就在哪儿,哪儿还顾得上老师讲了些什么留了些什么作业呢?可以非常客观地说,手机定会多少地影响到孩子,对于自制力较低的孩子来讲,其负面影响就更大一些。因此,在孩子中学毕业之前,爱他,就别给他手机!

14

关于是不是住宿我曾撰文《不赞成小学生寄宿》,对是不是住宿态度是明确的,这不赞成取决于我过去的一段历程。在我看来,小学生是不可以长期(就算是只有一个礼拜)离开爸爸妈妈的,由于他们从感情上还没断奶——让一个没断奶的孩子一周两周甚至更长期见不到爸爸妈妈,那是很残忍的。到了初中,住宿是可以考虑,而假如仍旧有条件可以不寄宿,我还是建议不住宿,那种借口没时间管孩子而把他们送去寄宿图清闲的父母,是应该谴责的。

15

关于旅游我曾不只一次告诉父母,建议在假期带孩子到处走一走。旅游的意义或许不是几句话可以说了解,但至少大家得了解,它可以增加大家的生活阅历,可以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可以对生活步伐进行调节,可以给紧张的学习以缓冲,读万卷书,还要走万里路嘛。在退休后,时间充裕些了,我去了次青岛、平遥、内蒙和太行山,不知是什么问题,那几个地方就像是装在了我的心里。说起它们,我不再是朦朦胧胧的,如此的感觉可不是写篇游记所能讲解了解的。所以,我也期望大伙能带孩子走走,一年两个地方即可。旅游的意义,日后定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16

关于 “闲书”上学,可不止是做题,也不止是只读语文、数学、英语那几本书,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需要很多的课外阅读做基础的,没课外阅读的语文肯定营养不好的。对于一些考试来讲,读《红楼梦》是没多大用处,由于老师早就明确了考试范围,其中不包括《红楼梦》,但从较长远来看,譬如高考考试,有与没很多阅读的同学,将会有明显不同:前者游刃有余;后者顾此失彼——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当然注意,请根据孩子我们的兴趣去选择阅读材料。

17

关于表率记忆中我爷爷说话极少,他老人家只做该他做的事情,几乎没做不好的:编梅花络,扬场,摇楼,犁地,织布,脱坯等等,但凡他上手的事情,没做不好的。于是,每每说到“表率”一词,我就想到爷爷。我想,做父母(也包含做老师),就应该像我的爷爷那样,先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当你认真而专注地做好我们的事情,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孩子进行教育,只不过采取的方法是做,而不是说说而已——很多时候,做要比说用途更大。假如你需要我们的孩子考到前十,那就先想想,自己在单位或者企业的营业额,是否也排到了前十;假如你需要我们的孩子去写作业,那就先看看自己在干什么,是想看书呢,还是想去打牌;假如你发现了我们的孩子不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太友好,那就先想想自己是否孝顺爸爸妈妈、尊重同事,与兄弟姐妹和同事的关系是否和谐。

有了爸爸妈妈作表率,孩子才能亲身领会到教育的力量。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 资深班主任给出17个教育建议,期望新的一年父母能和老师一块努力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