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批次志愿填报马上开始。在2010年北京高招改革中,高职院校招生的志愿填报与往年有较大差异,突出“专业优先”,实行大平行志愿。考生在专科普通批次,可填报20个志愿,每一个志愿为1个学校加1个专业。招生院校在核查考试报名考生的会考成绩是不是符合该校该专业需要的首要条件下,依据考生语文、数学、外语的高考考试成绩进行录取。
这种志愿填报和录取方法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非常大程度上体现和保护了考生的利益。以“1所学校+1个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填报志愿和进行录取,招生院校不可以再进行专业调剂,充分保护了考生的职业意向。怎么样在这种新的录取方法下依据我们的成绩和职业规划做好选择,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学习呢?建议考生在填报高职志愿时要“三看”:看学校、看专业、看自己。
看学校
大学生活是年轻人年代最为丰富多彩的阶段。在这里,大家要学习专业技能,为以后独立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大学也是离开家庭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不少同学将首次真的进入到集体日常。所以,选择一所哪种学校来度过这几年是尤为重要的。
在填报志愿之前,对于考试报名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社会口碑等都是考生需要知道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培养的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技能型人才,不同院校的自己定位各有不同。考生应该适合知道了解考试报名院校的进步定位、依托力量、专业优势是什么。因为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环节中的一个重点,因此知道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条件也是尤为重要的,考生应该知道考试报名院校以后能为我们的专业成才提供哪种软硬件条件。
对于最佳选择学校的考生来讲,应该在充分知道心仪院校的招生专业介绍状况的基础上,尽量多地选择该校的招生专业介绍,增加录取的几率。
看专业
专业的选择在今年的高职招生中被突出强调,在充分保护了考生利益的同时也对考生和父母合理填报志愿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做好职业规划。因为培养目的直接定坐落于就业,高职院校中的学习是紧紧围绕就业的。此时做的专业选择,非常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第一要明确我们的职业规划,对于以后要从事哪种职业要有明确和明确的想法。只有在有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潜能。填报志愿前必须要充分知道考试报名专业的内涵和实质,千万不可以“想当然”。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前景、市场需要、近年来的就业率和毕业生去向的单位性质、是不是有特殊的招生限制与是不是是考试报名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培养的软硬件条件等都是需要在填报前知道了解的。
对于最佳选择专业的考生来讲,可把有自己想要考试报名的专业的学校先筛选出来,然后结合各招生院校该专业的往年录取最低分和自己分数,按顺序依次填报。
看自己
选择哪种学校和专业,怎么样填报高职志愿,在知道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基础上,重点还要“看自己”,从我们的实质状况出发来做选择。
考生要掌握正确剖析我们的个性特征、职业潜能,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相匹配的职业进步方向。另外,因为年龄和社会经验缘由,不少高中生的自我认识容易停留在主观感受上,因此,父母也应帮助孩子理性剖析自己能做什么,合适做什么,还要帮助他们知道想要从事的职业的具体内容、进步前景与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等。 在做好了职业规划,明确了职业意向后,具体到填报志愿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检查我们的会考成绩是不是达到招生学校有关专业的需要,防止因盲目填报致使志愿无效。第二,应该注意拟填报专业在不同学校往年的录取状况,同一个专业总是在多所院校都有设置,但培养方向与录取状况差异可能较大,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应该注意按专业查看往年的录取分数。第三,应该注意我们的成绩在总体考生中的地方,使所报志愿维持肯定的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