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日期:2025-04-13     来源:www.mpc666.com    浏览:705    
文章简介: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如此一句话: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爸爸妈妈,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胜任这一职位。大家一直能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却极少认识到这类问题大多数都来源于爸爸妈妈。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如此一句话: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爸爸妈妈,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胜任这一职位。
大家一直能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却极少认识到这类问题大多数都来源于爸爸妈妈。

李玫瑾教授指出:目前爸爸妈妈管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01

吃穿上富养孩子精神上穷养孩子
托尔斯泰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重点是怎么样教育。”
爸爸妈妈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宁可自己苦一点,也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从来不想在吃穿上亏待孩子。
爸爸妈妈自以为自己给了自己能给孩子的所有,但孩子却没感觉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爱。
根源就是,爸爸妈妈给孩子的关心和爱惜,大多是在吃穿上,却鲜少关注孩子的精神需要。
“跳水皇后”郭晶晶嫁入豪门后,她和老公霍启刚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屡上热搜。
按道理,他们的孩子是携带金汤匙生的小少爷,再如何富养都不为过。
但郭晶晶会在路边摊为孩子买衣服,会给孩子买一两百块的鞋子,会携带孩子吃路边摊。
尽管在生活上,郭晶晶爸爸妈妈对孩子比较“抠门”,但在精神上,他们从不吝啬对孩子富养。

他们会携带孩子去乡下下地插秧,和孩子一块体验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得之不易。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他们会让儿女替自己“打工”,通过洗车来赚取零烧钱,让他们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靠我们的劳动来换取。
可以说,郭晶晶和霍启刚事必躬亲的伴随和教育,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富养。

这对豪门夫妇用我们的行动告诉大家,“豪门教育”的本质不是锦衣玉食、一掷千金,而是爸爸妈妈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

02

学习上严管孩子心理上忽略孩子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爸爸妈妈与孩子平常交流的话题排前五位的是:
学习的事(71.8%)、学校的事(69.6%)、我们的兴趣喜好(35.4%)、朋友的事(31.7%)和我们的以后(31.6%)。
不少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话题,永离得远远的不开学习,仿佛除去学习,便和孩子无话可说。
这就致使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学习了如指掌,了解的了解孩子哪门功课比较薄弱,什么要点没学会,却不了解孩子内心真的的想法。
于是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年龄越大,越不愿和爸爸妈妈聊天,甚至连和爸爸妈妈处在同一空间内都不想。
由于孩子不想听到爸爸妈妈张口学习,闭口成绩,连关心孩子的身体也只能说”好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
爸爸妈妈为了孩子的成绩,可以牺牲所有,却不可以花费几个小时去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
由于你觉得孩子那样小,能有哪些想法,即便有,都没用,都是一塌糊涂的,有这个心思为何不放在学习上!
孩子不是一个学习机器,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意义也不止是督促孩子学习,当你只能和孩子聊学习时,孩子便把内心那扇交流的门对你关闭了。

忽略了精神世界,忽略内心的成长,忽略心理的健康,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一场灾难。

03

日常包办所有成长中养废孩子
可是在很多家庭里,做家务都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只管认真学习就好了。
然而,万事包办代替的结果,是切断了孩子进步的道路。

1996年,一个叫魏永康的13岁少年,以602分的成绩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哄动全国,被誉为“东方神童”。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他1岁多开始识字,2岁学会一千多个汉字,4岁自学完初中课程,8岁跳级进入县重点中学……
大学四年,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毕业,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转折发生在他20岁那年,20岁的魏永康被劝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常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
原来,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念书高”的妈妈,为了儿子能专注学习,包揽下了生活的所有琐事,包含洗衣做饭、洗脸洗澡、挤牙膏,甚至高中还要亲自喂饭。
进入中科院后,魏永康忽然脱离妈妈的照顾,他的生活失去控制了:他没时间观念,上课常常迟到、不会吃饭,一直慢吞吞的、甚至连婴幼儿园孩子都会的天热脱衣,天冷着装都不会,更不要说打扫房间了。
他完全被妈妈培养了一个只能学习的“废物”。
直到魏永康被劝退回乡那一刻,他的妈妈才醒悟:念书要紧,但自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要紧。

世界非常大,孩子需要的不止是大家爱的演示与叮咛,更需要他们尽快开启独立存活的炉灶。

04

年少时放养孩子成年后控制孩子
李玫瑾教授说: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6岁以下,爸爸妈妈的话是黄金,孩子12岁将来,爸爸妈妈的话就是垃圾。
李教授还举出了如此的一个例子:
“有一个老教授找我,说我这儿子每天跟我要东西,17岁了,只须不满足就扒着窗户说我不活了,我要死。
这爸爸说你快下来,我明天给你买,今天手机、明天电脑、后天游戏,什么MP4、耐克鞋、自行车,总而言之他爸爸拿他没脾气,最后问我如何解决。
我说晚了。
晚了的意思是呢?你目前不给也不可以了,你就给吧,他说给不起如何解决呢?我说那你也熬吧。”
孩子3-6岁你不管,长大将来想管也管不了。

孩子6岁前,是心理发育最飞速的时期,也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培养的重点期,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是最深刻,也是最直接的。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心里埋下规矩的种子,小到做错了事需要去道歉,拟定的规则需要去实行;大到遵守社会规则,坚守道德和道义的约定。
只有在青少年叛逆期到来之前给孩子立下规矩,让孩子对爸爸妈妈有敬畏之心,孩子才会从感情上乐于同意爸爸妈妈的教育。
然后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掌握放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决定,相信孩子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
爸爸妈妈给孩子多少自由,孩子就给爸爸妈妈多少将来。

智慧的爸爸妈妈,是在该管的时候毫不手软,不该管的时候洒脱放下。

05

生活是一所学校,爸爸妈妈才是最好的老师。
虽然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育人却容不能任何差错。
有的事情做错了可以重来,孩子的教育却不可以。
孩子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没办法挽回。
教育孩子,不是松手不管,静待花开,更不是把孩子当成傀儡,处处控制孩子,而是在管教和放下之间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走向我们的生活。

介绍:超妈,本文首发「超级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天天推荐最好的婴幼儿教育、亲子文章,叫你成为超级爸爸妈妈!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