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活动目的是使婴幼儿对清明节有肯定的认识,以下是记者采集的有关教材,仅供大伙阅读参考!
1、活动时间:自定
2、活动地址:婴幼儿园各班教室及空土地
3、参加好友员:全体婴幼儿及教师
4、活动筹备:
1、做好的清明果若干
2、柳枝若干,小铲若干,小水桶若干
5、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婴幼儿认识清明果的外形特点及清明节风俗
2、通过品尝了解清明果的味道
3、让婴幼儿知道,插柳是清明节期间的一种风俗,并了解其由来
4、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婴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5、让婴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了解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
6、具体活动步骤安排:
1、各班拓展清明节活动,让小朋友自带清明果,在班里进行讲述吃清明果这一风俗特点,并介绍清明果的外形及清明节的其他风俗如:扫墓、插柳等。
2、教师讲述制作清明果的制作过程,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清明果制作的办法及吃清明果的主要意义所在。
3、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风俗
(1)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大家有一种风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何?”
(2)教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大家为何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风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带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去世了变黄狗。”
4、向婴幼儿解说插柳的意义,激起婴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1)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氛围,增添节日乐趣。
(2)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春季已经来了。
5、组织婴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1)需要: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2)办法:先用小铲松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3)婴幼儿动手插枝,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微深一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结实,浇水不可以浇太多。
(4)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婴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状况,表彰不怕脏、不怕累的婴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5)需要婴幼儿天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保管。
7、活动小结:
通过以上如此实践活动相信婴幼儿对清明节有了肯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假如只通过简简单单的解说,孩子根本就没多大的兴趣,可是通过实质操作的话,婴幼儿的兴趣与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清明节的婴幼儿活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