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材《懒惰的蜗牛》含深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婴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有重点的讲述,引导婴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的情节,并运用适当的想象来表现角色的心理变化,引导婴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婴幼儿的求异思维,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大班《懒惰的蜗牛》含深思教材吧。
【活动目的】
1、引导婴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的情节,并运用适当的想象来表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2、训练婴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有重点的讲述。
3、引导婴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婴幼儿的求异思维。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块学编。
【活动筹备】
大挂图5幅,小图片每个人一套。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组织婴幼儿背诵儿歌《小蜗牛》:小蜗牛,去旅游,背着房,到处走。引出课题《懒惰的小蜗牛》
基本部分:
1、 整体出示图片,婴幼儿感知察看图片后提问;图片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要去做什么呢?这只偷懒的蜗牛在旅游时是如何偷懒的呢?结果如何了?
2、 婴幼儿自由讲述。
3、 请个别婴幼儿讲述。
4、 分图讲述,教师运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婴幼儿注意观察讲述提问:
图1、小蜗牛和乌龟要去做什么?
图2、小乌龟为何要睡懒觉?
乌龟睡着了,蜗牛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呢?
图3、
乌龟醒来没看到小蜗牛,它会如何想?如何做?
小蜗牛这个时候正在做什么呢?
5、 婴幼儿在理解基础上讲述13幅图,教师小结:
图4、走着走着发生任何事情了?
乌龟为何会上河里去呢?
掉到河里后,小蜗牛如何了/它会如何做呢?
小乌龟如何说?如何做呢?
图5、小蜗牛如何了?它对乌龟说了什么呢?婴幼儿讲述图四图五,教师总结讲述。
6、 婴幼儿自由排图,进行创造性讲述。
延伸活动:搜集有关蜗牛的资料,在地区中展示,大伙推荐,雨天后带婴幼儿探寻蜗牛,察看蜗牛的外形特点,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并把察看到的画下来。
课后深思:
1、从活动的整个步骤看,我感觉是比较了解的,教师一直是在引导的地方上。但从婴幼儿角度来讲,孩子们的发言不积极,思维不活跃,一直是这几个婴幼儿在说,其他的孩子不说。当我提醒他们说的时候,也就只能简单的重复其他人说过的。说明孩子对画面的理解不够。对活动的专注性不够。
2、在首次让孩子去自由看图讲述时,因为教师前面交代的不了解,在看图时,出现了争抢的现象,而且没塑封的图片容易破,致使个别婴幼儿撕破后大喊大叫。教师应先出示首张图片让婴幼儿看看、说说,然后再分组说,给婴幼儿一个有东西说的铺垫。在每张图片的下面标上页码,引导婴幼儿给图片排排队,再说一说,如此婴幼儿更容易注意到情节的变化。对一张或2张图的讲述后要有一个小结。
3、在教师提问后要给婴幼儿肯定的时间,引导婴幼儿大胆地表达我们的所见、所想、所思。应积极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讨论中。当婴幼儿不可以回答时,教师应有追问,引导婴幼儿回答,而不是自己回答。
小百科:蜗牛并非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字,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类型。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别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类型,而广义的蜗牛还包含巨盾蛞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