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1.认真观看动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故事的含义,感受故事的诙谐和有趣。
活动筹备:
动画故事视频《猴子捞月亮》
活动过程:
1、谜语引题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师:你们见过月亮吗?月亮是哪种?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你们了解这个故事吗?来讲说看。
2、分段赏析动画《猴子捞月亮》。
1.赏析到猴子到山顶上。
师:小猴子在去摘月亮的路上,出了什么事有趣的事情?
师:可是走到山顶最高处,还是够不到月亮啊,你们感觉他们还会想什么方法?能摘到吗?
大家来看看猴子们用了什么方法。
2.赏析到水里的月亮碎了。
师:不好了,小猴子发现月亮掉到水里啦?他们用了哪几种方法来捞月亮?
师:捞上来了吗?那还有哪些好方法呢?
看看猴子们又用了什么好方法。
3.赏析到完
师:哇!月亮真的捞上来了!如何捞的?他们的心情如何?可是出了什么事呢?猴子们心情又如何?咦,后来心情如何一下子又变好了呢?
3、第三赏析动画《猴子捞月亮》,教师讲故事
师:你们感觉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呀?
教师总结:听了这个故事,你们了解了吧,原来月亮会发光,所以在水里会有完全相同的影子。
4、延伸活动:小实验《水中成像》
大家一块去区角里玩一玩水中捞月亮的游戏,看看是否和故事里一样呢?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婴幼儿察看:水中‘月亮’的影子是哪种用手去捞,‘月亮’变得如何了?”使婴幼儿感知水面非常平常,“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