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
大伙好!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小班体育活动《玩具找家》,
小班体育活动《玩具找家》说课稿
。1、教程剖析:
《玩具找家》是一个进步婴幼儿平衡能力的游戏。在小班身体动作技能的训练中,平衡能力的学会是一个难题,也是训练的重点,因此,在本活动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增加进行平衡训练的机会,用反复游戏、增加情境、引发兴趣的不同办法,对这一重点进行反复训练,帮助婴幼儿学会平衡的基本技能。
2、教学目的:
对于小班婴幼儿来讲,第一要培养的是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是由婴幼儿身心进步的特征所决定的,只感兴趣才能带动他们进行技能的训练,因此我如此确立教学目的:
1、培养婴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能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3、学习收放玩具,熟知集体生活的常规。
3、教学办法: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用的主要教学办法是游戏法。我设计了孩子真能干的游戏,把热身活动、动作示范、重点训练、难题解决全部放在游戏中进行,让婴幼儿在不断展开的游戏中快乐、自主地学会活动技能,达成教育目的。
4、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我使用步伐鲜明的乐曲,带孩子们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激起婴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游戏《迷迷转》。
孩子们,大家一块儿做小风车吧,风婆婆来了,让大家一块儿转一转。教程中的游戏儿歌是: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吹来,我就站。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我将游戏儿歌改为:迷迷转,迷迷转,小风来了慢慢转,大风来了快快转,风儿停了我就站。婴幼儿随儿歌快乐旋转,老师可以借助儿歌来不断调整活动强度,维持婴幼儿最好的活动状况,
资料共享平台
《小班体育活动《玩具找家》说课稿》。3、游戏《送玩具回家》,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解说示范法和训练法,不断用适合的语言进行鼓励,帮助婴幼儿学会平衡的基本技能。我分为几层按部就班地来进行。
第一,创设游戏的情境,带领婴幼儿初步学习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孩子们,有的小朋友把玩过的玩具忘到了外面,玩具回不了家,急得要哭了,大家一块儿找到他们,送他们回家吧!
找玩具的过程中,带领婴幼儿训练在平行线中行走。先请婴幼儿集体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中行走,让孩子们自己尝试一下如何走才能有快又稳,还不可以踩到路边的小草。然后请几名做得好的婴幼儿示范在平行线中行走的办法,教师讲清动作要素,第三请婴幼儿一块儿尝试一下在平行线上行走,帮助婴幼儿学会平衡的.要素。
第二层,分组游戏,送玩具回家。在这一环节中,将婴幼儿分为几组,送玩具回家,巩固在平行线中行走的技能。老师要不断提醒婴幼儿要走在路中间,不要踩线。
第三层,找一找还有什么玩具,把他们也送回家。
在这一环节中,增加了游戏的困难程度,设置不一样的小路,请孩子们在上面行走。有弯曲的小路,高20厘米的平衡板,22厘米左右的小路等。如此做的目的是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一个婴幼儿获得主动进步,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依据孩子的能力准时调整活动的困难程度,能让孩子一直处于最好的唤醒状况,维持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领会到游戏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游戏的情感贯穿游戏一直。让婴幼儿在不断展开的游戏中快乐、自主地学会活动技能,达成教育目的。
在基本部分的设计安排中,我还要随时注意活动的强度与密度的合理安排,依据多数孩子的表现:如面部是不是潮红,是不是汗多,喘粗气等,对活动准时进行调整。
4、让婴幼儿在蜜蜂做工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训练。
以上是我对体育活动《玩具找家》的设计思路,在活动中,我一直要体现的是:婴幼儿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不过活动的支持者与引导者,是环境的创设者,大家要做的只是为婴幼儿的全方位进步,提供更充分、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