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1.学会树的基本结构及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态,画出不一样的特点。
2.培养婴幼儿保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筹备:彩色水笔,蜡笔,树的一家。
活动过程:
1. 出示范图: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是秋季的树林)为何这个地方会叫树林呢?(这有很多很多的树)这就是树孩子的家,找一找树孩子在哪儿?(树孩子就是画面上最小的一棵)小结:树孩子和父亲、母亲及很多叔叔、阿姨们住在一块,它们有着不一样的树枝、树枝、树冠和树叶,就象大家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上有不一样的花纹一样。在这片树林里长得最高的是树父亲(请婴幼儿找出来)淡灰色树干的是树母亲,黑色树干的是树阿姨,三位大叔叔叔各有几根树枝。(均请婴幼儿从画面上找 出来)。
(深思:借助情景,对话等环境要点,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我让孩子在赏析、察看各种各样的树中,获得树的有关经验。使孩子获悉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一同的规律)。
2. 示范与考虑(1) 请树孩子来和大家做朋友,老师画一部分,请小朋友说出这是树孩子的哪一部分。
(2) A 树干--就象大家的身体。
B 树枝--就象大家的手。
C树冠--就象大家身上的衣服。
D 树叶--就象大家衣服上的花纹。
(深思:美术活动中想象创造需要肯定的绘画技能,先让婴幼儿学会树的基本形态,然后让婴幼儿进一步表现他们熟知的部分组成的物体)3. 创作需要大伙都来种树,种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树林。
4. 婴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素(1) 分辨树根、树干、树枝和树枝,各部分不遗漏。
(2) 考虑变化各种树的形态,区别高矮、粗细、树枝的多少,树叶的形态。
(3) 选配用深浅不同颜色涂树叶、树冠、树干。
5. 引导评价(1) 找一找有没两棵一模一样的树?(领会树和人一样,没两个完全一样,不然就分不清了。)(2) 如何让每棵树都漂亮?(每棵树都选两、三种颜色,把其他的颜色让给别的树。大伙在一块各不相同,就很漂亮,假如每棵树都把所有些颜色穿在身上,又变成穿色彩一样的衣服了。)(深思: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主观的。其中有很多值得婴幼儿相互借签的地方。因此引导婴幼儿向同伴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把全体婴幼儿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引导婴幼儿擅长发现别人的有点和评价别人的创造性、技能性,是婴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提升)。